发布时间:2024-08-29 15:35
为统筹推进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高效扎实开展,8月29日下午,学校在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了2024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赵海平出席并讲话,教务处、质控办全体人员,各院(部)院长(主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教科办主任及教务员,各产业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赵海平主持。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评建工作办公室主任褚亚旭对本学期质控办工作计划进行了说明,对即将开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一是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效力。二是要做好常规教学检查、督导及评价工作,并依次从课堂教学质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查”、春季学期试卷及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各类评价工作开展、学生信息员机制落实、师生座谈会组织、听课制度执行检查、考试巡考等方面工作加以强调。三是要做好2023-2024年度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及发布工作,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全貌,突出亮点特色。四是要认真完成质控办自评自建工作,为学校评建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褚亚旭主任还结合学校近期评建工作进展实际,从修改完善学校自评报告、组织学习自评报告、收集整理支撑材料、深入理解合格评估相关知识、组织开展教学规范性检查及专项检查、加强评估专题网站(公众号)和评建简报建设、推进落实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举办院长说学院活动等11个方面,对学校下半年评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安排,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教务处处长牟荟瑾对本学期教务处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对拟开展的“7大类20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布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目标。一是坚持落实评建结合,完成校内专业综合评价、第二批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申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交流研讨、微专业建设及招生工作,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二是推进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数智化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筹建、现代产业学院教学计划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机制调整落实工作,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一轮教学成果奖培育遴选,打造高水平教学成果。四是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深入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课程评估、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提升课程质量。五是落实教材育人主体责任,做好“十四五”规划教材推荐、教材全流程管理落实、教材使用过程化管理,持续强化教材建设质量水平。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管理,夯实实践教学日常管理、校内外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七是继续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做好教学纪律与规范落实、“我为学校献一策”活动组织,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水平。
副校长赵海平进行总结和重点工作强调:第一,高度重视,抓好期初教学检查工作。要做好新上课和上新课青年教师教学情况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优秀教师“传帮带”和校院室督导作用,为新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把好关、起好步。第二,深入落实,做好新一轮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要提高重视度,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拟定题目,做好前期成果积累,组建能为成果提供项目支撑的优秀团队,及时总结,持续提升成果总体水平和应用推广影响力,助力学校在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遴选中实现数量、质量和水平突破。第三,优化完善,做好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要及时将人工智能、产学合作企业课程模块等融入新版培养方案之中,推动课程改革提档升级。第四,目标导向,做好“双特色”专业培育建设工作。要全面总结专业优势特色,查找不足,促进专业持续改进提升。五是凝心聚力,扎实推进评建工作。要严格对照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学校自评报告,做好各类材料整理及省预评专家进校准备工作。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发挥领导统筹作用,带领全院持续做好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高质量完成本学期迎评促建工作。
本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新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和合格评估工作的职责与重点,厘清了方向,锚定了目标,明确了举措。学校将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持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巩固和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
供稿:教务处 孙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