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9 18:04
介绍|PROFILE
韩庭若
外语学院 英语专业2013-2班
Monash大学TESOL专业硕士
上一期我们听管理学院学长
讲述了自己的读研经历
这一次我们跟随外语学院学姐
感受在澳大利亚学习和生活的
点点滴滴
一起听听学姐如何
通过不断努力完成自身的蜕变
从抵触到热爱
从“社恐"到"社牛"
留学经历分享
Hello大家好,我是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3级2班的韩庭若。毕业后,我前往澳洲攻读研究生,现已获得Monash大学TESOL专业的硕士学位。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留学期间的生活经历以及学习经验。
1、起点
大三的时候,我只决定出国留学,但当时并没有决定去哪个国家和学什么专业。说实话,最初我选择了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就是没有考虑去澳大利亚。因为听说澳大利亚的学校少,并且虽然也是说英语的国家,但是会有些奇特的口音。但看到已经赴澳的朋友发的当地美丽环境以及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我确定了赴澳留学。在询问家人的意见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了合适的专业——Master of TESOL。
刚开始家里人和朋友觉得这个专业并不适合我,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也小。比起其他专业,站在讲台上给那么多学生上课的教育专业并不是最佳选择。然而,最终我还是意志坚定的选择了这个。因为在建科上本科的时候,看到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比起羡慕,更多的是佩服。感觉教书育人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同时我也下定决心在未来的留学道路上努力学习,锻炼自己。
2、启程
2019年的除夕,我带着紧张又憧憬的心情来到墨尔本这个神秘又陌生的城市。在刚到达这里时,热情温暖的学姐和朋友让我迅速融入异国他乡的生活。不一样的文化冲击,新颖的教学方式,生活中的小惊喜都给我带来了特别的生活和学习体验。突然发现我之前担心顾虑的事情都不是事,所有的问题和挫折都能够慢慢的化解。
3、历程
刚到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好笑的事情。即使我花了半年多学习雅思和练习听力,仍然有一种北方人听浙江话的感觉。听进耳朵里的只有单独的好像熟悉又陌生的单词,串起来语速再快一点根本听不懂。记得到澳洲的第二天,我在车站等火车,有位一起等车的爷爷看见我,笑着来找我聊天。当时我特别害怕,就像上课不想被点名的学生一样,低头想装作看不见。因为第一我害怕听不懂,第二怕因自己说不明白而产生误会。但事情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打完招呼后,我告诉爷爷我刚来可能听不懂,他说没关系他理解,并且在我听不懂的时候,爷爷会一个词一个词地慢慢说。当时我口语不好,但他会鼓励我说已经很棒了。所以,即使我当时英语能力不是很好,聊天依然是很愉快的。在之后的生活中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实际上,澳洲当地的人民很欢迎中国人,也很友好。我的英语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进步。
Monash University教育学院教学楼内
如果说在生活中我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提高了,那么在学校的学习则彻底促进了我的全面发展。起初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习惯了生活中接触的本土口音而影响我的学术英语学习。然而,并没有。在英语教育专业的课堂上,老师会在本土语言和官方英语不同的地方着重强调,确保学生学习的是正式且专业的英语。学校也提供了专门的额外语言课程,非母语学生可以参加,有老师带领大家用英语进行话题讨论和交流。
与国内上课方式相同的是,澳大利亚课程也分为Lecture(讲座大课)以及Tutorial(小课)。然而课堂模式却不太一样。就我的专业来说,讲Lecture的教授每节课基本都是不同的,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教学风格。在确定自己喜欢的风格后,可以选择相应老师的tutorial,这样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虽然是非必要因素,但学校建筑内的设计风格也让我更加喜欢这个学校,校内随处可以见到学生探讨,学习氛围充斥在教学楼的任何角落。
课堂上基本都是student center,在两小时的tutorial中,老师基本上用半小时概括重点,剩下的时间都需要我们自己探索。绝大部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我很喜欢这种上课模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我发现原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考相同问题时的角度真的很不一样。
我们专业没有正式的考试,但并不意味着轻松。每学期我们都要交数篇论文,并且也要做很多次的presentation。为了完成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就需要不断地阅读大量的文章,因此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没听过以及更深的专业知识。我的口语和胆量也是在做presentation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从最初的抵触,到最后的热爱。
很多学生会觉得在课上好像听了很多知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因为国外的教学模式很大一部分需要我们自己探索研究。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期间,老师比起教授知识,更是多时间是在引导我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课余时间大部分的学生会去图书馆继续学习,即使是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我的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第一位语言老师和同学们
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学校还会准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庆祝节日的游戏,给枯燥的学习中添加一点彩色。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若有问题,学校的工作人员和老师时时刻刻都积极并细心地帮助我们。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我们在墨尔本的第二个家。
4、心声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活都给我带来很不一样的体验和变化。受到一些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的性格很多是中庸、勤奋、淳朴、内向的。因此,在热情开放的环境中,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我们主动交流和探索。那么有些人问“我社恐,那我适合出国留学吗?”
我的答案是:适合
当你在国外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地方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法。例如,组织、学校、社区、Study in Melbourne等等。每个学校也会为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奖学金、心理辅导等各种服务。
在申请到学校的offer后,大部分学校都会附一份留学指南,里面有学校的地图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疑问。让我们“不打没有准备的杖”。在留学期间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官网找到各种enquiry的答案。如果害怕英语不好、害怕交流,也可以通过给学校的connect发邮件来咨询自己的疑问
在课堂上,也许很多学生害怕发言,也害怕在别的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tutor不会强迫发言,也不会表现出来不屑和排斥。反之,课后会开一些网上论坛,鼓励这些学生通过文字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论和讨论。因此国外留学期间,无论是社恐还是社牛症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5、学成
在墨尔本学习一年后,疫情完全打破我原本的计划。在2020年,随着澳大利亚关闭国门,大部分在澳留学生开始了网课生涯。不过网课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
今天我收到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发到朋友圈并说“虽然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但还是congrats!”不完美是因为不可抗的因素导致了我没有完全在国外留学,但不管怎样还是结束了长达三年的留学生活。不论成绩高低,不论是否在国外,已经努力过、经历过;开心过、难过过。我毫不后悔在这个时间选择留学,或许这种不寻常的经历才是最特别的体验。也许很多网上的新闻也好,不实消息也罢,使得有留学想法的同学踌躇不前。但如果有人问我该不该选择留学,我依然会说:想去就大胆的去。这种经历会成为你未来人生的宝贵经验。
毕业后,我准备趁着春招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尽可能将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用在未来自己的课堂中。虽然学的是国外知识,但我的理想就是将这些学以致用在我国学生身上,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韩庭若同学成功在留学过程中
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突破了原本的自己
从紧张懵懂
到如今的硕果累累
希望未来的她
能够继续保持着美好的品质与
不断奋进的精神
在自己的领域
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