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0 12:42
我校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系列活动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立项发布活动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方能力建设活动在长春顺利召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出席系列活动并作开幕致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处长赵磊、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董希骁、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宿向辉、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伟其、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夏俊锁出席活动并作专题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公使衔参赞车伟民线上作专题讲座,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合作部负责人刘轶博主持。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江华代表学校参与本次活动。系列活动包含项目合作经验分享讲座2场,专题讲座6场,讲座内容包含中东欧教育合作项目经验分享、教育对外开放形势及对欧洲教育合作政策解读、探讨高校如何做好对外传播与交流、对欧教育合作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与实践、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建设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为高校发展中东欧国家合作伙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合作思路。
傅博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十年来,教育合作一直是重点和亮点。联合会自2014年成立,不断丰富交流形式,充实合作内涵,打造旗舰项目,已成为双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未来,协会将一如既往为各方探讨教育国际合作、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为开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的下一个十年、为促进中欧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赵磊处长在经验分享讲座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的进展,并在中方能力建设活动专题讲座中详细剖析了欧洲教育合作政策,分析了当前与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新形势下中国高校与欧洲高校合作提出建议。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公使衔参赞车伟民通过云端连线,介绍了欧盟的基本情况与在教育领域的职责、理念和主要行动,分析了中欧教育合作现状、机遇和挑战,并对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教育合作提出了建议。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沈伟其副校长则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为参会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优秀范例。
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会鼓励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参与本次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我校与其他高校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的经验交流,也用已有优秀成果和先进案例,为我校未来的国际教育合作发展提供了良好蓝本,引导我校国际合作提质增效,助推我校国际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