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7 21:26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连日来越来越多的建科志愿者主动请战把对家乡的爱写在防控一线上,从疫情指挥部的协助信息处理,到二级网格分类管理重点人员,再到三级网格进行人员摸排随访,小区执勤等等,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睹他们靓丽风采吧。
李 为
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吉林省榆树市华昌街道榆西社区
2021年1月,正当同学们喜迎假期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长春人民平静而祥和的生活。
随着长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消息的传来,长春各个区都拉响了不同等级的疫情警报。土木工程学院的李为同学说:"身为建科学子的我,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在佩戴好口罩,做足了防护的情形下,他毫不犹豫的加入到防控疫情的志愿者行列。李为同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家里有没有外地返回榆树的人员,帮助做好详细登记。并在榆树全员核酸检测中在榆西社区担任手写记录者。
志愿工作已经开始五天了,李为同学表示:“虽然这几天起早贪黑,工作也很累,但是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我又会重新干劲十足,我为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骄傲,更为我是一名建科学子自豪!”
陈 思 言
学 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吉林省松原建民社区
最美逆行 战“疫”有我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安全工程的陈思言同学,于2021年1月14日积极加入松原建民社区防控疫情工作的志愿者队伍,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了12天志愿服务。
陈思言的主要工作是辅助社区进行核对、录入人员名单信息,服务期间,录入人员信息超5000人。同时还负责打电话寻访各住户家中有无返松人员,并与其他志愿者们到居民区开展各项工作:检查并指导商铺正确使用“码上行动”;到社区管辖小区逐户排查外来人员返松、预计返松人员情况。
1月22日按照政府统一要求,松原市进行全民核酸检测。本次检测从1月22日早7点至1月22日下午1点结束。陈思言负责建民社区的核酸检测,她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维持秩序、疏导群众、给各站点运送物资。在此次协助核酸检测过程中,陈思言克服苦难,不畏严寒,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方面表现异常突出,展现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对于参加志愿服务,陈思言说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为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事情。”随着抗疫工作不断开展,她和社区工作者们一道为居民建立起坚实的防护壁垒,和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抗疫工作者们一起用勇敢无畏奋勇向前的精神凝聚成一股属于华夏儿女的力量。
赵 婧 雯
学 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
巾帼不然须眉 彰显时代担当
伴随着2021年长春疫情的变化,松原市陆续也出现了返松人员的感染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建科学子,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赵婧雯同学再次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主动请缨加入战“疫”,投身松原市宁江区参加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说:“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而我就要做这些平凡人中的一员。”
因为赵婧雯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社区将她安排在社区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线,让她负责现场组织、协调7个小区6000多人的核酸检测任务,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在她负责的小区全员核酸检测的关键时期,她在晚间还继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用自己电话联系社区的相关居民,是否有外来人员、是否做核酸检测、在哪里做的核酸等等有关信息逐步录入。为了进一步保证核酸检测的“全民”性,她与社区的其他志愿者共同排查了7个小区1800余人,排查出未做核酸检测人员200余人。她用脚步丈量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志愿者的使命。
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科学子,赵婧雯不畏艰难、默默奉献,始终以大局为重,用新时代的“花木兰精神”诠释了一名00后志愿者的本色,展现了建科学子的风采,为同学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陈 博
学 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海联小区
诠释最美志愿者 市政学子在行动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形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也遭遇了疫情的打击,在这个人人有责,全民皆兵的特殊时期,我校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安全工程专业2班的陈博同学积极投身防疫志愿服务之中,展现了建科学子的青春风采。
2021年1月16日,由于社区工作人员不足,松原市宁江区开始招募青年志愿者奔赴战疫一线。陈博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服务的培训后第一时间开始了自己的工作。陈博同学本次参与志愿服务的社区是松原市第一例确诊病例所在小区:主力社区的海联小区。他主动请缨,为海联小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为居民送药,不惧危险,不辞辛苦,冒着寒冷的天气,戴着结着冰碴的护目镜,顶着一身的汗水,每天工作超过8个小时,坚持把防疫药品和生活物资配送给小区的居民,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累瘫。
2021年1月18日起,陈博同学负责海联小区附近的巡逻工作,由于海联小区存在确诊病例,小区全面隔离,为防止人员流动,他带领志愿者们每一小时巡逻一次。陈博同学不仅仅参与了主力社区的志愿服务,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兴旺社区帮助消杀,搬运物资,诠释了最美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2021年1月21日,松原市市委发出指令,宁江区所有市民进行全民核酸检测,民主街道共计44000余人,陈博同学与其他志愿者一同搬运近52000张核酸检测单,由于陈博同学工作能力强,社区委主任安排陈博同学与民主街道书记一同到各个检测点详细记录各个检测点所需物资的数量,到附近各个小区提醒广大居民前去指定检测点做核酸,并维持好秩序,在现场帮助不识字的老人填单,做好登记。同时,他还协助医院医护人员到各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居民家中进行检测。
作为志愿者,他坚持每天克服低温风雪天气,坚守一线岗位,不畏高强度工作,从清晨持续奋战到夜幕降临。陈博同学说:“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为国家和社会做过一些能做的贡献,那么人年轻一次将毫无意义!我不认为我做的事情有多么伟大,我做的事在医护人员和所有抗疫在一线的人员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我愿意积极投入到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国家有先进的治疗设备,有许多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志愿者默默奉献,中国的疫情一定会好起来,松原必胜,战疫必胜!中国必胜!”
击疫情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说:“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而我就要做这些平凡人中的一员。”
因为赵婧雯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社区将她安排在社区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线,让她负责现场组织、协调7个小区6000多人的核酸检测任务,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在她负责的小区全员核酸检测的关键时期,她在晚间还继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用自己电话联系社区的相关居民,是否有外来人员、是否做核酸检测、在哪里做的核酸等等有关信息逐步录入。为了进一步保证核酸检测的“全民”性,她与社区的其他志愿者共同排查了7个小区1800余人,排查出未做核酸检测人员200余人。她用脚步丈量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志愿者的使命。
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科学子,赵婧雯不畏艰难、默默奉献,始终以大局为重,用新时代的“花木兰精神”诠释了一名00后志愿者的本色,展现了建科学子的风采,为同学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董 美 廷
学 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清河镇
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 携手抗疫
2021年1月12 日,吉林省通化部分地区已遭受到病毒严重的肆虐,在新冠病毒防控的严峻情况下。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9级一班的董美廷积极投身于抗疫防疫的工作中 ,第一时间主动申请作战,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当中,为抗疫做出贡献。
董美廷同学主要配合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清河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她积极配合社区,辅助防疫工作。由于疫情的严峻,物资的短缺,医疗用具的缺乏,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她仍然不畏惧困难,自戴医用口罩,在做好自己安全防护措施下,亲自到隔离户家中,辅导签写隔离承诺书,贴隔离封条。除此之外,还为居民送物资,倒垃圾,保证隔离户的生活需求。
2021年1月19日,董美廷同学配合全镇数千户居民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清晨挨家挨户的进行通知,为他们进行登记,发放核酸检测登记卡,组织全民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还要进行排查,统计是否有“返清”人员未及时进行上报。在工作当中,她高度负责,不畏惧疲劳,“做到一户不落,全部通知到位。”顺利的协助完成了第一轮核酸检测。
2021年1月24日,在凌晨四点左右董美廷同学接到通知,要组织全民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疫情就是命令”,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中国青年从来都是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添色彩。接到命令后,她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强忍疲劳,不畏严寒,没吃早饭立即抵达核酸检点,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为全镇人民进行核算检测登记,维持现场秩序。在第二轮的工作当中,董美廷同学仍然耐心、负责、认真的地引导居民有条不紊的进行核酸检测,使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又一次成功协助了第二轮核酸检测,彰显出青年大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种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00”后的新生力量,不畏惧挫折与困难的精神。
在疫情防控中,董美廷同学说:“这场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我会坚守做好每一班岗,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构筑坚固的抗疫战线,携手共进打好这场战役,响应国家号召“非必要不离,非必要不返”。” 在志愿服务中,董美廷同学提到“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应当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与家乡人民,肩并肩,心连心,携手共进打赢这场战役。黑夜遮不住黎明的曙光,通化加油!疫情不散,我们不散,“集清”志愿者加油!”
朱 成 媛
学 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服务地点: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2021年寒假期间,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安全工程一班朱成媛积极报名参加了当地志愿者团队,于1月19日加入北镇市防控志愿者团队,截至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周的志愿服务。
作为志愿者,她主要辅助当地居民的信息核对、录入人员信息以及消毒测温。服务期间录入人员信息超1000人。同时还负责核对各住户家中是否有外来人员和巡察工作,以防出现防控漏洞,导致有外来人员不能及时上报。
1月22日,根据当地要求,需进行干部选举工作,对周边四个地区进行统一选举,为保证居民安全,活动有序进行,朱成媛以及当地志愿者团队提前做好了充足的防疫工作。朱成媛主要负责对选举场及物件消毒,维持秩序,耐心疏导群众。本次活动从1月22日早8点开始至下午4点结束,预计到场人员1100人左右。朱成媛从7点开始全面进行消毒,做好充分的准备,直到活动结束再次进行全面消毒,一直到晚上4点结束工作,朱成媛说:“由于为选举活动留出足够的房间,全体工作人员都在院子里进行消毒,测温以及口罩发放,只有人员登记在室内进行,由于志愿者人数有限,每个志愿者不光要负责自己的任务还需要哪里缺人补哪里。”作为志愿者,她不惧严寒,克服环境的艰苦,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服务。
关于参加志愿者服务,朱成媛表示:“作为当代新青年,应该在疫情防控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随着抗疫工作的不断进行,当地居民也熟悉了防疫工作,防疫工作进展越来越顺利,在朱成媛同学以及其他抗疫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疫情防控得到了巨大的成效。疫情期间有千千万万像朱成媛同学这样的志愿者放弃自己的闲暇时间默默奉献,在工作期间,他体会到了抗疫人员的不易,工作人员的辛苦,让她明白了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能轻言放弃。她说:“我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不屑努力,疫情终将散去,春天也将会到来,辽宁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