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7 22:26
各部门、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建行杯”第七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吉教高【2021】10号)文件精神,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第七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决定开展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大赛组委会
学校成立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评审和参加省赛工作。组委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韩立强
副主任:吕海升 陶 进 赵海平
成 员:刘春宇 牟荟瑾 崔正旭 于 倩 尤 文 陈淑芳
赵俭斌 任乃鑫 缪肖俊 丁晓欣 韩 松 王宏志 刘 喆 于德新 王 千 王桂芳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评审和选拔作品参加省赛工作。
办公室主任:刘春宇 崔正旭
二、校赛主题
我敢闯 我会创
三、校赛时间
2021年5月4日-2021年6月20日
四、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大赛为牵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吉林大地了解省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五、大赛内容
按照第七届全国大赛“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的总体要求,我校按照“高站位、广参与、促转化、上水平”的办赛思路,积极开展校级比赛。
大赛包括高教主赛道(详见附件 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2)、职教赛道(详见附件 3)、产业命题赛道(赛道方案另行发布)。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职教赛道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参赛工作,产业命题赛道由科研处负责组织参赛工作。
六、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 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参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5.参赛人员(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七、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 4月15日-- 6月15日)。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2021年4月15日,截止时间为6月15日。并于6月15日前将参赛材料报至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备案。
2.组织评审( 6月16日-- 6月30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根据报名参赛情况组建评审专家组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赛。
八、参赛材料及要求
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一分钟展示视频或项目展示 PPT。对应组别中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参赛材料按要求提交,具体为:
1.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 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扫描件附到项目计划书后面。
2.一分钟展示视频或项目展示 PPT。视频为AVI格式,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lG。PPT文件不超过50页。
其他各环节比赛材料另行通知。
九、推荐参加省赛项目
1.我校参加省赛决赛的项目数量由大赛组委会根据我校校级初赛团队数量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确定。
2.已获得往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铜奖的项目可以参赛。
3.学校将根据报名及组委会给我校参赛配额情况,择优选拔项目代表我校参加省赛。
4.参加省赛的项目学校将在经费上给与支持。在省赛获奖的项目和指导教师学校给与奖励。
十、奖项设置
设立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0个,按报名情况分配各赛道一、二、三等奖名额;一等奖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根据校赛和省赛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3个。
十一、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要注重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认真组织动员学生团队参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赛事组织情况将作为各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2.广泛动员,密切配合。各单位既要保证参赛项目质量,也要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受益面、影响力,为实现大赛的目标积极努力,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月 联系电话:81865917 1816685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