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外语学院开展“致敬:伟大的史诗”征文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05 10:37

  为缅怀革命先烈,引导同学们的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厚植红色基因,激发青年学子爱国情感,外语学院以“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了清明节“致敬:伟大的史诗”主题征文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投稿,致敬先烈。

《缅怀革命先烈》


英语22-1高星鹭

时光荏苒,转眼即逝,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悄然而至。我心中不由的想起了那些革命先烈,他们为我们的祖国建设抛头颅洒热血,抱着虽死犹荣的精神,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曾几何时,想起了那万里长征。在长征之路中,那成千上万的战士,不怕风雨的阻挠,不怕敌人的枪炮,他们牢记自己的使命,穿过那荒芜的草原,跨过沟河,翻过雪山……迈着坚韧的步伐,朝着胜利进军。是的,无论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这些战士都会毫无畏惧地向前走,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他们知道只有革命成功,中国才能有新的生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做赌注,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虽然我不能在清明节时节,亲至烈士墓前鞠躬致敬、鲜花祭奠,但在这里,我由衷的感谢这些英雄们,是他们给了我们和平的时代,给了我们安稳的家庭,成就了如今的祖国。

“哪里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如今的我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在如今的时代,看似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其实不然,而是有人替我们承担了那些重担,给了我们安稳的生活。戍边战士陈祥榕,年仅十八岁,就是一位模范英雄典例。正值青春年华,而他却在战斗中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不幸牺牲,我仍记得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陈祥榕一样的人,他们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生而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是祖国的英雄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祖国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向先烈学习,为祖国做贡献。此时的我们更应付诸行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的才华,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虽然非常渺小,但当千千万万华儿女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时,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我们应当缅怀先烈,更应该学习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不朽的红色精神,做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史诗.不朽》

英语22-2王丽静

两万五千里长征,距今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亦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许多年来,长征精神依旧影响着我们每一代千千万万的人,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模范,亦是世界人民传颂的伟大精神。回首漫漫风雨征程,有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皑皑雪山、茫茫草地、峡谷急流、乌江天险、大渡激流……加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长征的每一点都让人感到望而却步。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利用自己的双腿双脚踏遍了泥泞与荆棘!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这一件件英勇的事例都成为教育我们这些热血儿女的教科书式的典范。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一种精神,照映未来。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它是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如今,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着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勇敢前进。

《缅怀英雄事迹,赓续红色血脉》

英语21-2王雨庭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雨中,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带着最后一丝微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长城,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且行珍惜。

鲁迅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

漫漫长征路,是你们化成一束光,照亮原本破旧不堪的世界,指引我们前行,正如青年作家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中说的那样:“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我们要成为一束光,照亮这世界的一角”,诚哉斯言,前辈们正如那一束照亮东方巨人前进之路的光,临危不乱,指挥有方。你们是人民的信仰,国家的脊梁,民族的期望,目光所致皆为华夏,近看五星红旗闪耀 !

革命烈士们,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今天这美丽富饶的祖国,看到了这广阔肥沃的土地,看到了这自由飞翔的白鸽吗?我想你们也会欣慰吧!“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牢记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我们的“燃烧”,并非只为那灿若火花的一瞬惊艳,更为了点亮苍穹,为了五千年古老的文明,为了未来的漫漫征途……现如今时代的火炬俨然传到吾辈之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尽力燃烧呢?吾辈愿掷青春,洒热血,共向美好未来。哪怕未来之路如中流击水,满布激流暗礁,然前辈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已经构筑起我们脚下坚固的基石和内心澎湃的基因,我们可以坚定地说出:建国有你们,强国有我们,请前辈们放心!

人生是树林里的大树,我们只是穿行而过的风,我们一生的时间只是蜉蝣一瞬,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历史,不忘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为建设祖国贡献绵薄之力,让有限的时间迸发出璀璨的光!

《致敬光辉历史.共进美好未来》

英语21-1白菲菲


英雄之力,重逾千钧;英雄精神,永不落幕。清明将至,绿芽枝头,是新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然而在此之际,我们心中会不由想起革命先烈,那些冲锋在前的英雄们,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春风徐徐,诉不尽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深情,松柏青青,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岁月安好,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在前方为我们打造美好明天。19岁的陈祥荣烈士,让我们心头震撼。在这和平年代里,依然有我们看不到的危险存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荣写下的战斗口号。在战斗清理现场,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位战士,正是陈祥荣。作为新时代青年,陈祥荣与我们为同龄人,却有如此之大胸怀,无限的爱国精神,让我们为之敬佩。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加应该缅怀先烈,致敬光辉历史进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让我们更加富足,心灵的充实,红色的鲜血中流淌着炽热的爱国精神,用青春的力量打造更加辉煌的进程,共进未来。

顺时代可为,奋青年有为。有为时代,我们应将青年梦与中国梦结为一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红色精神,共筑美好明天!

此次征文活动的开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文字中,表达出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感恩,也看到了青年学子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贡献青春力量的实际行动,在文字中沉思,在铭记中致敬,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图片来源:外语学院

文字校对:徐晓展
初审:高爽
复审:齐媛媛
终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