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第三届网络文化节—网文展示:彼时,我们正年少

发布时间:2023-10-31 10:17

心里有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志存高远是进步的根本动力。“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管是伏案苦读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抑或是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就能在成长中听到拔节的声音、看到雨后的彩虹,收获自己的人生精彩。有小梦想,更要有大志向。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时代,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在复兴征程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前景光明,征途豪迈,不奋斗,何以谈青春,何以谈梦想?

时光很短,记忆很长,纠结、蹉跎、喜悦统统彩排了一次,五味杂陈,错综复杂,在这个盛夏里的青春。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少年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炙热的心在胸膛跳地砰砰;是蝉鸣在窗外渐渐倒数的钟声;是考卷的分数是往上爬的树藤,不要担心受伤,勇敢地朝梦想闯一闯,枫树下的秋千、盛夏的陪伴走廊的光线、剪影的校园、诱人的雪糕......即将是从前。

青春是一场盛夏,我们始终记得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数学题很难写,一旦写出来,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文言文很难背,那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跑很累,那就抛开一切,只顾往前冲......那段日子真的很难熬,但熬过了,却发现那时的努力真的很值得。

青春亦是一场旅行,在旅途中我们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中有的使我们终身难忘。

楼道里,有我那清楚的鞋印;在食堂里,有我喜欢的那几道菜......那几个地方,留下了我许多的欢声笑语。

青春是一场盛夏,我始终记得令人愉悦的下课铃:下课了,食堂里总是人山人海;下课了,在回宿舍的路上,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语;下课了,教室里总有背不完的书,有问不完的题……那愉快下课铃,描绘着属于我们青春的故事。

青春是一场盛夏,白云是蓝天正在放的风筝,青春是操场奔跑的我们。有梦的我们,会追着自己的梦,做自己的对手。少年心中有梦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炽热的时光里,总会成为我自己的形状。

青春是一场盛夏,青春由日出开始,由外阳结束。青春的少年,不被定义。热爱各有不同,青年本该如此,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执爱,每一份炽烈的热爱都值得被用心对待。送你的礼物怀揣在胸前,满满的谢意。

青春是一场盛夏,朋友的情谊回味在心间。“这道题我来教你吧!”暖心的话语充斥心间。耐心地讲解,认真地听讲,一幕幕剪影在脑海里闪过。我们挥手,告别,期待下一次的再见。懵懂的悸动,盛夏的感谢。

书本上多多少少的笔记,额头上点点滴滴的汗珠,蝉鸣中没有停下的钢笔……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见证着我们的蜕变,记录着我们的努力,不再减少的修正带与橡皮,红色字迹渐渐减少的中考套卷,数字总和越来越高的成绩单……看,我们在进步,我们在改变那就让我们相约,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相见。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从回忆中汲取能量,在怀旧中积攒温暖,当人们戴上“年代滤镜”审视过往,其实也是在用“未来视角”定焦当下、谋划前程。在信息时代,社会进步正像“摩尔定律”一样,呈现愈发强烈的“时空压缩效应”。年代感指引我们总结过往,为未来储蓄经验智慧、信心决心和筑梦力量。

每一位奋斗者都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他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回望过去一年,是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而上,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全;是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托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拼搏奋斗,共同铸就了我们国家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

拉罗升富科曾说:“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他是弱冠之年的李白登庐山时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自信潇洒;他是青年时期的杜甫登泰山时抒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进发;他是辛弃疾在年轻时就立下“乘风远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凌云壮志。如今在这炎炎盛世之中,吾辈青年也应秉持理想,在现实中坚定选择,去谱写未来时代的华章。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现实中怀抱理想,以不屈之志,点燃希望之光。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秉持理想羽翼,终会扶摇直上九万里。古往今来,多少前辈于青春志在鸿鹄,即便穷困与潦倒。不曾忘,身处行伍的陈涉不怯于低微,眼光放于大志,高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决心;犹记得,出身于织席编履的刘备,怀揣兴复汉室之宏图,得周瑜“非池中之物”之赞叹和曹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之感慨。我辈青年应不拘于困境之中,在现实中怀抱理想,不可无志,不可困于低靡,正如李贺之笔:“少年心事当孥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有志者,事竟成,先辈用自己的血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辈青年应学习传承其精神,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用吾辈之青春,护佑中华之盛世,坚定初心与选择,谱写复兴民族华章!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可时光荏苒,青春易逝,就如“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所以,苏轼曾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王国维也曾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刘希夷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文人墨客们面对流去的时光,逝去的青春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刘过回望青春少年时也留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千古名句。青春难留,我们更应珍惜青春,传承前辈遗留的精神,在有限的年华中书写最美的诗篇。然而是所有的前辈都值得学习吗?是所有的青春都值得珍惜吗?我想,并不是的,若似汪精卫与周佛海那样叛离国家,也只会被世人唾弃,那么,我辈青年应该传承的是正能量奋发向上的精神,珍惜有意义的青春年华,若自私自利,只顾“小我”,将自己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分裂开来,那只会圈地自限,终究一事无成。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受到它永垂不朽。”

月缺从不改光,剑折从不改刚。有志者自信自强,君子量不及,胸吞百川流,有志者,心有远方。青春追逐远方的路上,何妨吟啸且徐行。这里有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也有潇潇雨歇的怅惋,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盛夏的骄阳撒满大地,窗外蝉声聒噪,绿叶繁茂,彼时,我们正当年少。


文章来源:外语学院
图片来源:外语学院
文字校对:徐晓展
初审:高爽
复审:齐媛媛
终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