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09:40
为全面加强我院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分享和推广优秀的课堂教学经验,以分享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以交流促进育人能力,3月22日,外语学院于文管509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课堂教学经验分享会。外语学院院长韩松、副院长李晓雨及外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分享会开始,李晓雨副院长首先强调了课堂教学经验分享对于教师间共研共建良好课堂模式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间要不断共同探讨,取长补短,才能在智慧碰撞中持续为课堂教学赋能。

接下来,来自三个教研室的6名教师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多门课程的教学经验与课堂授课技巧。
首先王晓琳老师以“关于‘warm-up’的那些事为题,系统探讨课前热身应如何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兴趣。她提出,“warm-up”应以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了解文章思想内涵,以文化背景、社会生活、名家名作为内容,以明确目的性、设计合理性为原则,引发学生兴趣,为课堂赋活力。
随后,张弛老师从“听、答、听、读、听、译、听、论”为课堂流程框架,详细讲解了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词汇、句子、段落、全文学习过程中的层层递进与步步巩固。接着,宋华晔老师从联系生活实际、学分激励奖优惩过等方面分享了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中的兴趣建立与培养经验。接下来,彭希艳老师聚焦课程思政核心,总结外语思政原则,提供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宝贵经验。孔令梅老师则从课文讲解及教学方法方面分享了独特巧思,以分解内容、探索主题、培养理解能力为基础,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进行课文的主题挖掘。最后戚旭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学习通的各类新用法,展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从开启课堂氛围的签到码,到激发讨论热情的“抢答”“计时器”“大屏幕选人”等功能,都为大家赋能课堂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结束后,韩松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她指出,教师间的课堂教学经验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是优质课堂效果的催化剂,分享会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良好素养,呈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貌,还能够引发思想碰撞,促成更新、更多元、更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次经验交流分享会让教师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热情,探索新方向,与会教师们彼此借鉴,相互学习。外语学院全体教师将继续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