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月报 | 九月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13:00

   一、领导重视

   完成学校高质量发展“对标进位”三年行动方案上报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吉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进位”三年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开展深入调研,选取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对标进位”目标院校,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育数字化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查找差距不足,明确发展路径,形成学校方案。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逐步缩小与该校间的差距,力争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高质量高水平办学成果显著增加,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国内同类本科高校前列。

   二、人才培养

   组织开展 2023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与审定工作。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9月中旬,学校开展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与审定工作。各学院积极组建审定工作专家组,召开专项审定工作会议,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架构、学时学分分布、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对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审定,确保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提质升级,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三、专业建设

   1.开展2024级新生专业教育院长“说学院”“说专业”活动。根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开展“说学院·说专业·说课”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各学院院长在2024级新生专业教育中与本院全体新生及家长进行了见面交流,开展了“说学院”“说专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各学院院长传播了学院建设理念、介绍了学院建设成效、推广了学院建设经验,新生及家长们也充分了解了专业所属学院的建设发展历程、专业建设改革成效、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综合发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情况,为明晰校史院情,深化专业认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完成2024年首批微专业招生工作。经过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学校完成了智能物联网、AI大模型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装备设计工程、智媒体创意设计、智能建造、低碳能源7个微专业的招生工作。有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选择需求,提高学生的从业竞争力和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适应力,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

   3.完成工程技术类本科专业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一次意见征集工作。为扎实推进学校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及时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卓越工程师蓄能储力,9月初,学校以调研问卷的形式从招生与就业、专业建设、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及教材、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六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学校有效构建了“数字+”“智能+”学科交叉育人体系,组建了高级职称教学团队,加大引企入校、产学合作深度。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校企嫁接,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培养量足质优的高素质卓越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四、教学建设

   组织召开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遴选评审会。9月20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召开了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遴选评审会,校评审专家组、申报课程负责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牟荟瑾主持。会议上,牟荟瑾处长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评审工作的目的、后续建设计划及本次遴选申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各申报课程负责人依次进行了立项建设汇报。评审专家在查阅申报材料及听取现场汇报后,对参评课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最终经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本年度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13门。

图片

   五、教材建设

   组织开展“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评选推荐工作。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评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省级规划教材评选申报工作。经教师申请、教学单位初审、教务处审核、学校评审专家组评审、校内公示等环节,最终推荐以下六部教材参加省级规划教材评选。

图片

   六、实践教学

   1.组织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现场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督促各实验室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9月6日,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小组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副校长赵海平,校长助理王宏伟,教务处、后勤保障部、保卫处处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安全检查,对实验教学准备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实验室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检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实验室安全有效运行、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2.组织开展 2024 年度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为深化转型改革、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 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调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运行模式及征集 2024 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有关要求,学校组织开展 2024 年度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

  3.完成 2024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通过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开展2023-2024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通知》及省教育厅相关工作精神,学校组织各学院完成 2023-2024 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信息补充和论文原文报送、专家库报送与更新工作。

  七、运行管理

   1.做好学校日常教学运行工作。完成2024级新生分班工作,共编制行政班100个;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2024级新生教学任务审核及课表排课工作,其余年级在校生的重修任务生成工作以及全校学生的选课工作,保证正常教学运行;完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课时费审核及发放工作;持续规范学生成绩管理、重修教学运行、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办理本专科学籍异动相关业务合计71人,本科生授予学位证明9人,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10人,毕业证明书1人。

   2.做好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调试工作。持续推进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升级,组织教务管理系统报表功能研讨会,开发符合学校教学运行特色的各类报表。开发探索符合学校运行机制的教务管理系统,保障教学平稳运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3.完成校内外考试组织及安排工作。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本次报考501人,分4批次进行;组织开展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工作。共计报考5043人,其中四级4609人,六级434人;组织开展期末考试编排工作,根据结课周数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组织开展重修考试,考试秩序良好。

   八、院部风采

   1.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专项审定工作会议。9月23日下午和9月27日上午,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在电信109会议室召开了培养方案专项审定工作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孟凡姿主持,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各专业负责人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架构、学时学分分布、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汇报培养方案修(制)订情况,随后审定工作组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本次会议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切实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

   2.管理工程学院召开教学工作例会。9月6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在文管楼208召开教学工作例会,会议由丁晓欣院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会上,刘楠副院长传达了教务处、质控办、评建办的重点工作内容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布置了相关重点工作。最后,丁晓欣院长强调在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积极开展院内教学资料及成果专项检查的同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专业内涵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高水平教学成果提炼、强化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我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自建工作。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为本学期管理工程学院的日常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明确思路与方向,为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推进提供动力。

图片

   3.基础科学部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9月7日,基础科学部召开学期初教学工作会议,传达了学校教务处、质控办、评建办三个部门的工作精神,会议由基础科学部副主任付静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会上,付静副主任对教务处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传达,首先是完成新一轮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遴选工作,二是完成课程评估工作,三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四是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工作,五是做好“十四五”规划教材推荐工作,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她要求各老师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落实到位、细致入微,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