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教务〔2024〕43号-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1-29 18:00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决定对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早启动、早准备、早落实,现就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教学单位须及时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全体师生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协调好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等工作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管理,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来,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

(一)严格执行培养方案,明确工作内容

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执行学校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强化和完善院级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合理安排工作程序与进度,围绕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论文定稿、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强化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指导水平

1.担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提倡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各学院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需要,可选派校内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2.为保证质量,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8人;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初级职称教师,学院应安排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其工作,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确因不可抗力因素需更换指导老师的,须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教务部备案,同意后需在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指导老师调整。

3.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院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随时了解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选题管理,提高选题质量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以所学专业的内容为主,与生产实践、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题目要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尽可能结合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2.各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须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和审核工作。针对学生选题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指导力量合理安排选题,学生一般不做本专业以外的选题,也不宜做没有指导力量的选题。题目或内容要根据学科发展每年进行更新,选题数量不少于学生人数。

3.选题应保证类型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一人一题”,提倡“真题真做”,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应占总数的60%以上。

4.各教学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应对各教研室申报的课题组织论证,经审查批准后公布供学生选择。

5.选题结果经学院认定后,报教务部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确需改变选题的,须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教务部备案,同意后需在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课题调整。

(四)规范论文格式,提高论文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数据正确、结论合理、层次清楚、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规范格式写作,涉及到他人的观点、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注出处,明确列出引注或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1.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相对应,词汇、语法使用准确。

2.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结论、主要成果和结论,字数一般应在200至300字之间。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3.关键词: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应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

4.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一般目录中应含两级以上标题。

5.正文:毕业设计(论文)按形式可分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视论文写作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要求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鼓励学生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五)精心组织实施,做好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第7~9周进行,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实施。要求学生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指导教师对中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研究方向是否出现偏差等,认真进行指导并签署详实的指导意见,对进度缓慢、工作滞后者要及时督促,确保学生按时完成。

(六)从严把关,抓好评阅、答辩、评分

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答辩与评分工作,及时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后上报教务处。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成绩应符合正态分布。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本专业答辩总人数的15%,成绩为“良好”的学生人数不超过本专业答辩总人数的35%。在评阅、答辩中,重点看学生成果,看成果是否规范,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等能力。

(七)择优推荐,做好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各教学单位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学校关于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完成推荐工作。教务处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公布、下发文件。被评为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校将进行表彰。

(八)规范材料归档,注重工作总结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要认真进行自检自评,认真分析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情况,撰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内容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整体情况,包括毕业生情况,选题性质、来源、难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应情况,学院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实施、教师及专家评阅、答辩等过程情况;本单位执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情况;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2.材料归档

各学院须将所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含电子文档)登记造册,编号归档,归档资料应项目齐全、内容无误,做好归档。同时以学院为单位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电子文档,由教务处统一报学校档案馆长期保存。

(九)做好协同毕业设计

为持续推进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促使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学校继续在2025届毕业生中开展BIM协同毕业设计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另见《关于开展2025届BIM协同毕业设计的通知》,请相关学院高度重视,做好指导教师选聘和学生遴选工作,联合数字建造学院高质量完成2025届协同毕业设计。

(十)做好过程监控,圆满完成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

各教学单位要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研究、部署、指导、检查本院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到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2〕23号),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须上传学位中心归档管理,并参加质量抽检检查,各学院务必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安排、检查和总结,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在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同时,还需注意“导师姓名”“论文类型”“论文题目”“论文关键词”“论文撰写语种”“论文研究方向”六个字段与本科抽检工作相关,其中 “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关键词”这三个字段内容不能出现两两完全相同的情况,各学院在报送学位授予信息时请确保上述数据与本科抽检相关六个字段的论文信息核对准确。学校将对各教学单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及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抽查。

三、持续推动信息化管理

1.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用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毕业设计全过程线上管理与督导,包括指导教师分配、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填报、任务书填报、中期检查、周志撰写、学生上传设计(论文)成果等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所有相关资料的存档实施电子化归档。

2.指导教师是电子资料归档的第一责任人,对电子归档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学院负责督促电子资料的归档和检查电子归档资料的完整性。

3.学校教学督导组将采用线上抽检方式对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进行检查,各学院务必按照相关要求按时保质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提交过程性材料,若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与实践教学科郎老师联系(电话:0431-81865769)。

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

其他工作要求

1.各教学单位要依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及任务要求,制定好本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并于12月16日将纸质版工作计划报教务处备案。

2.各学院务必维护好维普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指导教师信息,方便后期各项数据采集。

3.各学院需做好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材料的准备,在完成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后,按《关于开展2024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检查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终稿情况,提前准备我校2025届抽检信息汇总表及抽检专家报送信息汇总表,确保2025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论文抽检工作顺利进行。

4.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纸质版材料,一式一份由学院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按时间节点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图书馆201室),电子版发送至331083147@qq.com。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教务处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