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30 15:07
一、合格评估工作
积极推进省预评估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为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确保预评估取得预期效果,根据学校《关于开展预评估整改“三个一”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教务处始终坚持以改进提升为导向,召开专题总结工作会议,全面认真梳理预评估期间评估专家走访、访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并结合学校发布的预评估专家提出问题汇总报告,及时总结存在的相关问题,明确改进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形成工作台账。同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和落实,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助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为迎接教育部正式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育教学改革
1.组织开展新一轮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培育情况梳理工作。组织各单位及有关部门认真梳理前期培育情况,填写《2026年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培育情况推荐汇总表》,进一步明确成果名称、团队成员、前期改革基础,阐述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制定预期目标,并分析研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各部门单位共推荐成果19项,下一步学校将组织开展重点培育成果遴选工作,为形成高水平成果奠定基础。
2.做好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相关准备工作。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此次高博会学校的展览项目内容并做好任务分工,同时组织完成展板内容设计及实物展等相关工作,为学校精彩亮相本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做足准备。
三、专业建设
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申报工作。学校根据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数字媒体艺术、工程管理2个本科专业开展学士学位授权审核的各项工作,对照《吉林省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标准》,从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及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自评、校外专家评审、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及校内公示,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申报不仅检验了专业办学综合实力,而且促进了新专业持续良好建设发展。
四、教材建设
举办“2025教材巡展进高校”活动。4月18日,教务处联合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外文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举办“2025教材巡展进高校”活动。本次教材巡展活动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各学科专业最新教材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的发展和优质教材进课堂。同时,活动为教师编写出版教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与出版社编辑就相关专业领域的教材发展及出版动态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了教师与出版单位的良性互动。
五、实践教学建设
1.组织召开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评审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根据学校《关于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室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4月17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召开了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评审会,校评审专家组、各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牟荟瑾主持。经各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汇报,评审专家评审,确定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实验教学中心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组织教师参加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召开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的通知》文件要求,4月23日上午,学校在建艺馆报告厅设置会场,集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线上会议。副校长赵海平、校长助理王宏伟、教务处副处长白亮及相关人员、能源学院及工训中心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全体人员、其他单位分管实验室院长、实验室中心主任等共计30余人参会。
3.完成2025年度春季学期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遴选评审工作。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学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春季学期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了2025年度春季学期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遴选评审工作。经各教学单位推荐、教务处初审、学校专家组评审等程序,确定《城市更新与智能化设计实践基地》等8个项目为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个,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6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1个。
六、运行管理
1.做好学校日常教学运行工作。根据《关于学校2025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放假调串课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调串课工作安排;完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份课时费审核及发放工作;开展毕业生成绩审核工作,确保毕业生正常顺利毕业;做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成绩归档工作;持续规范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办理本专科学籍异动相关业务合计55人,本科生授予学位证明3人;组织完成2025届毕业生信息采集校对工作,校对率100%。
2.做好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务处网站功能调试工作。持续推进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升级,组织研发教务管理系统中符合学校教学运行特色的各类报表。完善教学大数据平台中数据的校对工作,开发探索符合学校运行机制的教务管理系统,完善教务处新建网站功能模块的设计,组织相关人员持续更新网站内容,保障教学平稳运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3.完成校内外考试组织及安排工作。完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补考阅卷相关费用的发放工作;完成校内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9-10周重修和期末考试组织及安排工作,考试秩序井然;组织各学院(部)进行考务系统培训工作;做好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前编排并完成试卷申报等相关工作;完成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第一批次纸质材料申报工作,其中,中小学20人,高中8人,所有材料均已通过系统审核,成功上报;同时,做好2023、2024届毕业生学位补授考试考前准备工作。
七、院部风采
1.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预评估教学工作整改落实会。4月15日,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在现代产业学院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预评估教学工作整改落实会。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高晓佳主持。会上,学院青年教师代表、教研室主任代表、教学秘书分别进行了发言。乔书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言,重点谈到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评估中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育人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常颖老师从专业建设角度出发,着重指出专业特色是衡量专业竞争力与人才培养独特性的关键,为此她将组织教研室教师深入研讨,结合学院定位与行业需求,挖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等方面的特色,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秘书于程面向教学管理重点谈到教学数据的收集流程,利用信息化系统确保课程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等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随后,党委书记韩秋叶强调,学院的教学整改工作要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要突出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入,例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展示如何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最后,院长张素莉进行总结性发言。她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实践能力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她强调要加强协同配合,按时、高质量完成教学整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朝着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方向稳步前进。
2.管理工程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暨自编教材立项及结项验收工作布置会。为贯彻落实《教材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工作,4月15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在文管楼208会议室组织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暨自编教材立项及结项验收工作布置会,会议由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上,院长强调,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是教材工作必须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教师要把教材建设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随后,院长就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编写组情况、建设方案等情况进行解释和强调,对学院现有的4门自编教材结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各项目组成员结合新发展理念和行业发展前沿,通力合作,高质量完成书稿的撰写并尽快出版发行。最后,院长强调,对待教材工作要严肃认真,自编教材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要求,要立足学校、学院和专业,反映办学定位和特色。此次会议对有效提高学院教材项目立项、结项,规范教材使用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图文来源:教务处、相关学院
初审:孙晓雪
复审:李婕萍
终审:牟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