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9 15:30
为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素养,在校园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整体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建筑与规划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倡导学院师生利用寒假期间开展读书活动。今天,我院接着为大家分享经典著作。
《野草》
作者: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野草》并非传统意义的散文集,而是一部充满哲思与隐喻的散文诗集。鲁迅以如椽巨笔,借《秋夜》《影的告别》等篇章,将内心的挣扎、对理想的坚守袒露无遗。文字奇崛深邃,意象诡谲独特,在希望与绝望间反复叩问。读《野草》,是在与鲁迅的灵魂对话,能让我们在这浮躁的时代,直面自我、审视人生,从先生的思想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女神》
作者:郭沫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
《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以热烈笔触与浪漫想象,展现全新的诗歌风貌。《凤凰涅槃》中,凤凰自焚重生,象征着旧世界毁灭与新世界诞生,满溢着破旧立新的磅礴气势;《天狗》里,“天狗”吞食日月,尽显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郭沫若打破传统格律束缚,用自由奔放的句式直抒胸臆,情感浓烈炽热。读《女神》,就像经历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洗礼,在激昂文字中拥抱蓬勃的生命力。
《郁达夫小说集》
作者:郁达夫 浙江人民出版社
《郁达夫小说集》以郁达夫自身经历为蓝本,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一个个孤独、感伤的灵魂。在《沉沦》里,主人公在异国他乡的挣扎与苦闷,满是青春的迷茫和对家国的忧思;《春风沉醉的晚上》则展现了底层青年与女工的真挚情感,质朴又动人。郁达夫文风清新自然,情感直抵人心,将自我的矛盾、时代的疮痍毫无保留地呈现。读这本书,能深切感受到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会那个时代的复杂与温情。
《新月诗选》
作者:陈梦家 上海书店复印
《新月诗选》这本诗集汇聚了徐志摩、闻一多等新月派诗人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的缱绻、《死水》的深沉,尽显诗派“三美”主张。陈梦家精心编排,让诗作风格相互映衬,勾勒出新月派的创作脉络。阅读它,能品味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意象之美,感受那一代诗人对诗歌形式与内涵的创新探索。
《子夜》
作者: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围绕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商业沉浮展开。茅盾用如椽巨笔,生动勾勒出都市的繁华与腐朽,展现工人罢工、商业斗争等宏大场景,细致刻画了吴荪甫、赵伯韬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读《子夜》,就像翻开一部鲜活的社会史诗,带你领略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家》
作者: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家》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四川为背景,通过描写高公馆的家族琐事,映射封建礼教的腐朽与黑暗。书中觉新的无奈、觉民的抗争、觉慧的叛逆,鲜活地展现出年轻人在旧制度下的不同选择与挣扎。巴金用细腻笔触刻画人物内心,满溢着对封建家庭的批判与对青春热血的歌颂。阅读《家》,能让你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压抑与希望,感受经典文学的强大感染力。
《沈从文小说选集》
作者:沈从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翻开《沈从文小说选集》,湘西的山水人情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铺展。沈从文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与独特的故事。《边城》里翠翠的纯真等待,《萧萧》中乡村少女的命运起伏,都饱含着人性的美好与无奈。他的文字质朴又灵动,在平凡日常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于烟火人间里展现命运的波澜。阅读这本选集,就像穿梭于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能感受到那片土地独有的温暖与哀愁,让你沉浸其中,收获对人性与生活的全新感悟。
图片校对:建筑与规划学院新媒体技术部
文字来源:建筑与规划学院新媒体技术部
文字校对:高玉姣
版式编辑:高仁俊
版式校对:傅千源 罗瑞杰
初审:吴多岳
复审:徐歆然
终审: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