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9 19:35
学风,简而言之,是学习者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风气、氛围与态度。它既包括个人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也涵盖集体的学术氛围、价值取向。优良的学风,如同春日里的清风,温柔而有力,能够激发人的求知欲,促进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学风,本质上是一种学习风气、学术氛围,它体现了学习者对待知识的态度与方式。优良的学风能够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它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学风的特点
1. 勤奋刻苦:优良学风的首要标志便是勤奋。无论是清晨的朗朗读书声,还是夜晚的灯火通明,都是勤奋者追求知识的身影。
2. 严谨求实:在学术研究中,严谨求实是学风的核心。它要求我们在探索未知时,保持敬畏之心,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3. 创新进取:创新是学风的生命力所在。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权威,才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
校园学风规范
1. 保持整洁卫生:不乱扔垃圾,主动参与校园卫生清洁工作,保持教室、宿舍及校园的整洁美观。不在墙上、课桌上乱刻乱写。
2. 友善待人: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他人,不歧视他人,乐于助人,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异性之间交往要文明得体。
3.遵守公共秩序:在食堂买饭时有序排队,礼让行动不便的同学;在图书馆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模式;上下楼梯靠右走,避免追逐打闹。
4. 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设施,不随意涂写刻画。
课堂学风规范
1. 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好笔记。不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睡觉等。
2. 尊重老师:上课前起立向老师问好,下课时与老师礼貌告别。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
3. 保持教室整洁:不带零食、有味道的食物进入教室,下课后带走产生的垃圾。
4. 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学风,是知识的灯塔,是精神的食粮。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建优良的学风,让知识的清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滋养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让我们在学风的引领下,不断前行,探索未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制作刘皓然 初审岳秀秀 复审王秋艺 终审吴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