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沙龙活动——“关于撰写论文的思考”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11-12 09:2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切实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1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莉莉副教授在326会议室以“关于撰写论文的思考”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院长助理刘亚楠主持,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会上,宋莉莉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从论文选题的敏锐度、撰写的规范性、以及投稿的“命中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首先,在论文选题方面,她指出,好的选题需要极为敏感的问题意识,需要日积月累的材料阅读,也需要掌握选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论文选题要综合考量选题的实用度和新颖性,使其兼具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要避免思政教学与科研的“脱钩”,要做到“实践出题目,科研写文章,成果进课堂”,以科研深化教学,以教学“反哺”科研。

其次,在论文撰写方面,宋莉莉副教授提出要着重把握好题目、摘要、参考文献和学术语言的运用等主要方面,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题目表述要精炼并贴合论文内容;摘要的写作应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明晰性和客观性;正文部分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在写作中要遵循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原则,在广泛涉猎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呈现自身的独立思考,并合理利用参考文献。

最后,宋莉莉副教授还分享了文章投稿的技巧和方法,激励青年教师踊跃投稿,扎实开展学术研究。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文学术写作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无师自通,不仅要掌握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还要重视实践和体验,多写才会写,让写作成为习惯、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术标签。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文如何运用跨学科理论解释本学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文如何把握前沿问题展开讨论。院长助理刘亚楠做总结发言,希望全体教师在以后的科研中树立信心,不畏挫折,在深化选题的基础上,反复打磨文章,实现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从而推动学院的科研工作不断进步。

本次活动现场学术气氛浓厚,不仅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人:李卓雯

图片来源:李卓雯

初审:王烯润

复审:刘亚楠

终审: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