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1 20:30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同时深入挖掘并传承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志愿服务队于7月25日至26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成员们踏访了大安市大发实业有限公司酿酒总厂的白酒文化体验园,深入探访了中国中化盐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技赋能盐碱地、文化振兴新乡村的初心与使命。
龙行龘龘兴华夏,斫冰烧酒续传承。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志愿服务队踏上了探寻白酒文化的旅程,走进了大安市大发实业有限公司酿酒总厂的白酒文化体验园。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他们首先参观了烧酒文化博物馆,服务队成员们观看了斫冰烧酒流程的视频。随后,工作人员带领服务队成员们参观了辽酒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一条泡在福尔马林里重达280斤的巨鱼标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参观的尾声,工作人员引导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志愿服务队步入幽深的地下酒窖,向成员们详细讲解酒曲的制作过程。此外,工作人员还为大家解释了白酒、红酒和威士忌这些酒在原料、酿造工艺、口感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让成员们对各类酒品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实践服务队随后来到了中国中华盐碱地国家试点项目区进行参观学习,工作人员与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实践服务队开展了有关盐碱地基本介绍座谈会,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化的业务范围,并深入剖析了盐碱地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实践服务队的成员们积极提问,与工作人员就盐碱地核心改良技术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探讨,这不仅解决了成员们的疑惑,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于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实践服务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参观了精心制作的水稻基地模型,模型生动地展示了水稻种植的全貌,包括灌溉系统、排水设施以及水稻田的分布情况等。工作人员还向实践服务队详细介绍了不同品种水稻在盐碱环境下的适应情况、生长周期和田间管理等信息,实践服务队成员们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认识到盐碱地改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应用。
在深入中国中化盐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参观了面积达2010公顷的试验水稻种植田后,数字建造学院筑梦实践服务队的成员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实地经验,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了创新的思路。服务队成员们观察到,虽然盐碱地的改良和水稻种植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土壤环境的复杂性、水资源管理的效率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成员们开始思考如何将他们在智能建造领域所学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盐碱地农业的改良和水稻种植中。他们认为,可以通过BIM技术可以建立盐碱地的三维模型,帮助科研人员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关键指标,根据这些数据调整灌溉、施肥等管理,精准措施农业管理。
本次实践活动,数字建造学院实践队深刻把握盐碱地改良技术,积极探索BIM技术与其结合的可能,促进农业科技革新。同时,成员们深入体验白酒文化及辽代酿酒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励青年学生们更勤勉学习中华文化,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