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4 16:39
数字建造学院的智能建造微专业,基于“四新”建设理念,积极响应并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及智能建造专业,携手吉林汇通、深圳斯维尔、广联达、长春建工等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应对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路径。
1.能够完成不同专业建筑仿真模型建立及施工动画设计。
2.掌握智能化施工流程、熟练应用施工机器人技术,并运用具体项目管理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问题。
3.掌握智能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技术,能够运用AI、大数据等工具进行高效、精准的设计,并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促进数字化转型。
4.智能建造微专业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延伸,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侧重于数字化设计与智能施工管理,旨在为其他主修专业注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提升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5.智能建筑微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建筑信息模型管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施工管理、建筑设计、新材料研发、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及科研教学等工作,覆盖了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管理的多个智能化领域。
智能建造微专业共开设8门课程,总计15学分。学习周期为2个学期。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本课程以智能建造相关理论作为依据,介绍智能建造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以BIM、GIS、物联网、数据孪生、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扩展现实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信息技术,从更广阔的科技领域、更贴合的专业角度,更合理的教学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跨越发展的新技术,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投身建筑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其成为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
课程具有理论前瞻性强、技术能力与软件实操要求高、工程应用涉及面广和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它是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模型化与信息化应用方法及软件实际案例操作的基础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传授学生BIM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使学生对BIM技术在国内、国外的发展前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BIM 技术在各相关领域应用方法和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BIM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掌握BIM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拓展学生视野,为下一步BIM技术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所必须的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为学生建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建筑机器人作为一种多自由度、高精度、高效率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工具,一方面,建筑机器人超越了传统工艺的加工局限,可以更高效完成大批量建筑构件的定制加工生产;另一方面,机器人能够突破臂展和负重的限制,突破人工作业所无法达到的极限值,从而完成大型或复杂的多尺度、多功能的建造任务。建筑机器人在解放大量生产力的同时大大强化了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学习智能建造机器人可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动手实践、编程技能、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与沟通、项目管理和独立学习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适应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践操作、逻辑编程到团队协作,学生不仅掌握技术技能,还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综合素养。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服务器的基本概念、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将涵盖windows 2016 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Web 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等主题。
智能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融合经典结构工程原理与最新智能化技术,旨在培养学生运用AI、大数据等先进工具进行高效、精准的结构设计能力。课程覆盖理论基础、智能化设计应用、专业软件操作、案例分析及实践创新,目标在于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未来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学生将通过动手实践,不仅深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理解,还能掌握如何利用技术优化设计流程,实现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升级。
建筑可视化表达与动画设计课程通过学习建筑施工工艺模拟动画的建制,再来将完成的模型进行动画编辑,形成动态视频,最后将原始文件以施工逻辑串联成完整的视频。掌握通过视频展示预先演示施工现场的现有条件、施工顺序、复杂工艺以及重点难点解决方案的能力。以获得从事智能建造专业所需基本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智能建造协同应用是新工科背景下,建造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智能建造相关理论作为依据,介绍专业模型协同、模型深化协同、各专业间进行审核、修改和优化的协同过程,从更广阔的科技领域、更贴合的专业角度,更合理的教学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跨越发展的新技术,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投身建筑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其成为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