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31 00: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通工程学院结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于2025年3月集中开展了以“思想引领、精准帮扶、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维举措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综合素质,为培养“品德高尚、专业扎实、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交通工程人才奠定基础。现将活动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 以思想引领树学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风建设的根本在于思想引领。学院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通过多样化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动力,为学风建设注入思想动力。
1. 学习规划与反思主题班会
以“学习规划与反思”为主题,学院组织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班会由高博老师主持,采用“目标纸条”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自身不足,科学规划学习路径。活动中,学生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过往问题,如时间管理松散、专业课程学习效率不足等,并制定新学期具体目标。班会现场讨论热烈,学生通过学友交流共享经验,形成“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活动结束后,各班将目标纸条整理成“成长档案”,作为后续跟踪指导的依据。这一创新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更增强了行动自觉性,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2. 榜样示范引领行动
学院深入挖掘优秀学生典型,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其先进事迹。优秀学子分享学习方法、竞赛经验及科研心得,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辐射效应,激励学生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活动期间,学院组织了多场经验分享会,邀请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形成了“学有榜样、行有楷模”的良好氛围。
二、以精准帮扶带学风,强化学友引航效能
针对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学院通过精准分析和帮扶机制,助力学生补短板、强优势,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1. 全面成绩分析会
王蕙老师牵头组织班级成绩分析会,依托详实数据对比,全面诊断班级整体学业状况。辅导员通过图表直观展示成绩分布,聚焦重点科目薄弱环节,逐一分析学生个体学习短板。在“弱项诊断”环节中,针对学困生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定位,更通过个性化指导提升学习信心,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2. 学友辅导机制
学院选拔优秀学生组织学习小组,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常态化辅导。通过定期答疑、经验分享和小组互助,形成“传帮带”的学习生态。学友辅导不仅减轻教师压力,更促进学生间的深度交流,增强集体凝聚力。
3. 学业预警与动态管理
针对学业预警学生,学院启动“辅导员—班主任—家长”联动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家校沟通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确保每位学生不掉队,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帮扶格局,通过定期回访和评估,学生学业表现显著改善。
三、以科学管理促学风,优化学习生态
学院坚持“制度保障+氛围营造”双轮驱动,通过规范管理和资源支持,为学生创造高效学习环境。
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
薛英璇老师围绕“时间管理”“高效学习法”等主题开展专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个性化学习方法。例如,在时间管理专题中,学生分享“番茄工作法”“任务清单”等实用技巧;在高效学习专题中,重点探讨笔记整理、复习策略等核心环节。活动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学风建设月”活动以思想引领为起点,以精准帮扶为支撑,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推进”的学风建设体系。活动期间,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主性显著增强,课堂出勤率、课后自习率明显提升,班级整体学业成绩呈现向好趋势。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学风建设,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 巩固思想引领成果: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学生成长根基。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持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确保学风建设的思想根基稳固。
2. 优化帮扶机制:完善“学业预警—动态跟踪—成效评估”闭环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学业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3. 创新管理举措:探索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学风建设精细化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精准定位问题,为学风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4. 强化文化浸润:通过学术沙龙、实践研学等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为学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5.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交通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完善长效机制,为培养“品德高尚、专业扎实、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交通工程人才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