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24日中午,学校卫生所联合学校团委开展防治结核病宣传活动。
在经历过新冠感染的后疫情时代,当前我们现在处于甲型流感H1N1流行时期,在宣传活动现场,学生们咨询踊跃,宣传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讲解,防止肺结核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疾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家人和朋友。肺结核病危害较大,可影响患者肺部功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且过量运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肺结核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引发胸腔积液等其他并发症,愈合后也易出现肺纤维化等肺部损害。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结核菌但未发病的人是不会传染他人的。
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造成感染而得结核病。此外,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的带菌尘埃也会侵入身体引发疾病。肺结核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如果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咳血,就应该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属地疾控中心或者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痰结核菌检查,X线胸部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
学校作为人口密集且易于传播疾病的环境,一直备受各种传染病的“喜爱”。在校的大学生几乎一天都处在学校中,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较大,学生的身体对结核菌感染的抵抗力减低,免疫力下降。又由于冬春季节户外的活动较少,集体宿舍室内开窗通风不足,室内的空气流动性不高,病菌的密度较高,因此青年学生为结核病高发人群。为此,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特别是广大学生应及时学习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结核病防治措施,警惕结核的发生及传播,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
撰稿:卫生所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