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学伴+”志愿服务活动专题报道(二)

发布时间:2022-02-12 10:00

疫无情,学有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医护人员子女学业对接辅导,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学伴+”志愿服务活动,竭诚做好志愿服务工作,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业实际需求建立学伴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学伴+”计划,建立对接微信群,随时解答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业问题和成长困惑,认真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与义务。

心得体会

牟雅欣

通过此次带领留守儿童或医护人员子女学习,我发现留守儿童数量远不在少数。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关注,关注外出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我校开展学伴活动:网络学习互助计划。实行对留守儿童学业对接服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服务精神,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此次活动中我感触很多:首先是对奔波在外的务工人员和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的敬佩,其次我觉得我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图片

在这短短的20几天里,我帮助小朋友学会了数学时间概念以及运算法则,教会她在学一首古诗之前,我对此首古诗的写作背景还有诗人的经历、写作风格进行了解,并通过理解古诗的译文进一步引导背诵。这个方法解决小朋友对古诗背诵的一个大难题,空闲时间会带她学习一下英语片段阅读,活跃下气氛,同时也让她大脑有所放松有助于对知识的吸收,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此次实践给我一个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好机会,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与增长才干。只有真正理解社会实践好处,在实践中获得知,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和挑战时,用自我在实践检验到的知识和潜力解决克服,社会实践让我明白实践与理论最佳结合点。

图片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掌握现代化知识,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和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使自我将来更好的投入于社会和服务于社会。

图片

青春在抗疫中闪光,理想在奉献中绽放。此次的“学伴+”志愿服务活动,以“书本”为载体,用陪伴守护成长,用话语温暖心灵,用知识支援前线,管院学子的担当作为,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承担、勇于奉献、团结奋斗的昂扬精神风貌与时代风貌,同时管院学子也会牢记历史使命,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指导教师:李文博

排版编辑:王舶存

文字来源:徐嘉  牟雅欣

图片来源:牟雅欣

责任审核:石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