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学院】“知行合一”理念下《无形资产评估》课程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2-04-03 21:04

面对突然降临的新冠疫情,学校上下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号召,落实“居家办公不外出、线上授课不停课”等政策共同抗疫。

《无形资产评估》课程是资产评估专业必修课程、32学时、考试课,该课程理论知识多、计算量大,面向资产评估专业20级共80名学生(其中有26名学生未返校)。

为使云端教学更鲜活,以学生为中心、以BOPPPS教学模型为基础,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爱学生,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一、教学手段的精简化

为避免学生频繁切换软件,经过综合比较,选择了超星学习通作为授课软件、QQ群为辅助通知软件(如图1所示),共同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图片图片

图1 教学软件介绍

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学习通手机直播+平板电脑PPT演示”(如图2所示),教师在演示计算过程时,学生可以同步观看,特别适合计算量大的课程做教学演示。学生认为老师“手写演示”能更好的使他们融入课程;再加上软件里教学互动活动多、数据统计功能全面,使授课教师可以获得一个“理论教学+课堂互动+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闭环。

图片

图2 教学演示过程

二、教学设计规范化

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好的教育者应该不能简单以“教学生学”为满足,应该更进一步,“教学生行”,“行”些什么?简言之,就是行做人之道。这要求教师要抓住课程设计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疫情期间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摆脱原位教学,所以,从两个方面去入手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教学设计剖析图

一是,从教学入手,让学生“知”。运用BOPPPS教学模型使学生“理解”知识、插入拓展阅读使学生“明晰”知识、添加拓展思考使学生“深思”知识、补充拓展训练使学生“提高”能力。

二是,从情感入手,让学生“行”。针对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同学们或隔离在家或隔离在学校,难免出现心态疲惫、思想松懈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在课上和课下适当融入课程思政、生活感悟,从点滴中关爱学生。比如,疫情封闭在校或家,打乱了日常生活,通过留言或者引用抗疫前线工作人员典型事迹缓解学生压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怀揣希望等等(如图4所示)。

图片

图4举例身边抗疫事迹

以“第三章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第一节评估技术思路”为例,展示具体教学设计环节,如表1所示:

表1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表

图片图片

三、教学内容丰富化

以BOPPPS教学模型把控教学全过程,从理解到发展、从“怎么忙到忙什么”,逐步拔高,鼓励学生探索、自创。

01

课前阶段

1.课前发放教学视频链接,锻炼学生自学意识

课前发放教学PPT、章节思维导图、其他辅助资料等教学资料(如图5),并在“中国大学MOOC”中查找相关视频资料,添加网络链接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任务(如图6)。

图片

图5 课前资料下发

图片

 图6  课前预习链接

2.创新设置“课前畅快聊”,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面对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来上课、引导学生爱上上课,在正式讲述课程之前,进行签到的同时回应话题讨论(如图7),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针对有烦恼的同学,大家一起开导;针对好的言论,老师予以赞扬,倡导学生去学习等等,这样既把同学们引入课堂之中、又使同学们能够轻松面对上课。


图片
图片

图7 课前畅快聊

02

课中阶段

1.导入新课,知识前测

利用回顾无形资产评估路径来引入选择正确评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如图8所示),并设置了3道习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前续课程的记忆程度。通过统计数据看出,学生的正确率很高(如图9所示),这可以体现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使老师清晰的知道,在讲授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介绍时可以简单讲解,不用过多展开。

图片

图8 导课PPT节选 

图片

图9 知识前测回答正确率

2.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本节课主题

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通过拓展阅读填补知识盲区、通过拓展思考启发学生深层认知、通过拓展训练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通过课堂检测了解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自行总结转换学生思维(如图10所示)。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10 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拓展阅读、拓展思考展示

03

课后阶段

为了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状态,并且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任务,一个是到中国知网中查找更多的评估方法(如图11所示),另一个是进行课后习题检测(如图12所示),具体学生回答情况见教学反馈部分。

图片

图11 拓展训练展示

图片

图12 课后测验展示

四、教学效果真实化

疫情虽然阻隔了与学生之间的面授交流,但是只要教学设计合理,学生依然受益良多。

01

上课笔记内容详实

虽然云端教学不能真实感受到学生的状态,但是在抽查的笔记中发现,学生依然收获满满,这是对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图片图片

图13  学生笔记

02

教学反馈良好

从课程最初的签到、“一站式”90分钟直播,到“分段式”直播、多样化互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在探索中前进。通过学生交流和发放的调研问卷、章节测验、拓展训练统计中发现,学生反馈良好,尤其是直播过程中,学生的点赞量非常高,老师备受鼓舞!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14 教学反馈部分展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线上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的参与度有所提升、知识的掌握度大幅提升,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总结几点心得:

1

未来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虽然疫情期间仓促开展线上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善,但是,这未尝不是一次历练,因为未来已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对疫情过后建设真正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益的教学模式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2

充分备课,设计好每堂课

即使教师通过授课平台发起签名、任务点检查等教学督查,仍然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还需要更充分的备课,添加更多的设计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争做参与者、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享用者。

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应清晰展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以课育人”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添加思政模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传授”和“行为引领”有机统一。

另外,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增加和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多督促学习积分靠后的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想听什么,敞开心扉,获取学生真诚的建议。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人才需求结构,进一步减少了低技能群体的就业机会,学校、教师应不断寻求创新培养,赢得教育与技术的竞赛,建设高素质大军。


指导教师:李文博

排版编辑:隋欣航

文字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李奇虹

图片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李奇虹

责任审核:石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