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8 09:40
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俗称“腊八”,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岁之末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在古人描写腊八的诗篇中,常以节日赠粥的习俗、日渐浓郁的年味和对春天的展望等为主题。
腊八
那么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腊”字有三层含义:一是“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二是“腊者同猎”,指奉上猎物祭祖敬神;三是“腊者,逐疫迎春”,寓意攘除灾祸、迎接新春。古人有岁末“腊祭”的习俗,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即在年末用猎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举行腊祭的日子便被称为“腊日”。
在我国许多地区,人们都会在腊八节这天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手捧一碗腊八粥,在享受节日美食、感悟传统文化的同时,体味这碗粥里饱含着的父母关爱、乡思乡愁和欢喜的年味。
腊八美食------原来不止有腊八粥
吃腊八粥
腊八食粥的习俗不仅传播范围广泛,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宋代,文学家孟元老便在《东京梦华录》中详细介绍了腊八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那时,腊月初八“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的习俗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
吃腊八蒜、腊八面
除了腊八粥,还有许多腊八节的特色食俗。在华北地区,人们有在腊八这天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成品色如翡翠、味道酸辣爽口,配上年饺子正好;在西北地区,人们会吃一碗臊子鲜香、面条劲道的“腊八面”度过迎年佳节。
吃腊八豆腐
在安徽黄山黟县,人们则会在腊八前后晒起“腊八豆腐”,豆腐黄润如玉、咸中带甜,被人们誉为“素火腿”。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到农历腊月初八,人们便知道春节的脚步近了。今年,腊八正好遇上节气大寒。民谚有云:“腊八遇大寒,三白定丰年。”寓意此时下雪将带来丰产丰收的好兆头。
小理祝我们管理学子节日快乐,同时也要健康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培养健康的生物钟,保持好的精神状态!祝愿大家度过充实有趣的寒假生活!
指导教师:李文博
排版编辑:朱佳琪
文字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图片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责任审核:左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