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2 15:29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国大学生响应“创业奋斗 ‘就’在吉林”的青春号召,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响应共青团吉林省委的号召,开展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吉林专项活动。
创意设计学院“观山阔,品艺涵”实践团于2024年7月22日-7月23日赴吉林省白山市开展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文化传承”为主题,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7月22日,实践团来到了白山市赵国平老师的家里,赵老师是中华传统手工艺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赵老师博学广知,刻苦钻研。此次实践活动赵老师从四个方面向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艺术知识的讲解。一是赵老师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字的演变形式,中国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由图形逐渐演变,看字形就能辨别出来。比如,“日”字,就像天上的太阳。“月”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首先从表形,到表意再到形声。二是赵老师分享了他本人对艺术的理解,艺术就是用来抒发情感的,生活中处处是“艺术”。并且与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何为艺术”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让实践团成员们加深了对于“艺术”的热爱,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三是赵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家中的非遗松花石雕刻,江源作为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松花硕之都盛产松花石。赵老师经十多年潜心钻研,利用三年多时间创作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松花石编磬。实践团成员从中学习专业技法,纷纷感叹“艺术的魅力”!四是赵老师与实践团书法专业学生交流书法文化,让我们从中学会了“对比”的重要性,凡事凡物都需要对比,方能体现其中魅力,对于美术学,利用光影,将明暗层次分别开来,在画面中运用对比使效果更加强烈。
本次赵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了同学们继续努力和进步的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探索和发现,长远和根本的是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实践团将对这次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运用,为社会做出贡献,让青春的绚丽之花在吉林大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