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1 11:48
模板、钢筋做法(Formwork Construction)
在建筑施工中,模板和钢筋是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关键环节,二者做法直接影响构件质量,以下从施工流程、要点等方面分别简介:
模板工程做法简介
1. 施工流程
- 设计与选材:根据构件尺寸、荷载计算模板支撑体系,选择面板材料(胶合板、钢模板等)和支撑形式(钢管架、盘扣架等)。
- 安装:
- 搭设支撑支架并调平(如碗扣架按间距布置);
- 铺设龙骨(木方或型钢),固定面板,拼接处密封防漏浆;
- 对柱、墙模板增设加固措施(如柱箍、对拉螺栓),防止涨模。
- 检查与加固:复核模板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拧紧连接件,确保支撑体系刚度。
- 拆模: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后(如楼板强度≥75%),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顺序拆除,避免构件损伤。
2. 关键要点
- 柱、墙模板底部需设置定位筋或压脚板,防止位移;
- 大跨度模板(如梁跨度≥4m)需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 雨季施工需做好模板排水,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
钢筋工程做法简介
1. 施工流程
- 材料准备:按设计图纸采购钢筋(如HRB400级),检查合格证与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 加工:
- 调直:去除钢筋弯曲,冷拉调直时伸长率≤4%(HPB300);
- 切断与弯曲:按配料单加工,弯钩角度和平直段长度符合规范(如梁柱箍筋弯钩为135°)。
- 绑扎与安装:
- 基础底板:先铺底层钢筋,再绑上层钢筋,用马凳筋支撑;
- 梁柱:柱筋采用套箍法绑扎,梁筋在模板上分段绑扎后整体吊装,节点处箍筋加密;
- 保护层控制: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具固定,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 验收:检查钢筋规格、间距、锚固长度(如梁筋锚固≥LaE)及连接质量(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搭接)。
2. 关键要点
- 受力钢筋接头宜错开布置,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50%(机械连接)或≤25%(绑扎搭接);
- 悬挑构件钢筋位置严禁颠倒,需重点检查;
-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守,防止钢筋位移或变形。
二者协同施工要点
- 模板安装完成后,需复核尺寸是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如梁柱保护层25mm);
- 钢筋绑扎过程中,避免对模板支撑体系造成冲击,防止模板变形;
- 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杂物,检查钢筋与模板间的密封情况,避免漏浆影响构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