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XL-FTM042约束边缘构件

发布时间:2021-06-01 11:58

约束边缘构件(Confined Edge Member)

约束边缘构件是混凝土结构中增强抗震性能的关键构造,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剪力墙边缘部位,通过提高边缘区域的混凝土约束程度,提升构件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以下从作用、构造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作用
1. 增强抗震能力:通过加密箍筋(或螺旋筋)对混凝土形成侧向约束,延缓混凝土压溃,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能产生更大变形而不破坏。
2. 控制裂缝发展:约束边缘区域的钢筋配置可限制剪力墙边缘的裂缝扩展,避免构件因脆性破坏丧失承载力。
二、构造形式与适用范围
1. 常见类型
- 约束边缘暗柱(YBZ):设置在剪力墙端部,截面与墙同宽,内部配置箍筋和纵向钢筋。
- 约束边缘端柱(YDZ):位于剪力墙端部,截面突出墙面,类似小柱,增强边缘刚度。
- 约束边缘翼墙(YYZ):在剪力墙转角处形成翼缘,提高平面外稳定性。
- 约束边缘转角墙(YJZ):用于剪力墙L形、T形转角处,加强节点整体性。
2. 适用场景:主要用于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剪力墙结构,或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
三、设计与构造要点
1. 配筋要求
- 纵向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200mm,配筋率需满足规范(如一级抗震≥1.2%)。
- 箍筋(或拉筋):采用封闭箍筋或拉筋双向间距≤100mm,直径≥8mm,形成密箍约束(例:φ8@100)。
2. 约束边缘范围(阴影区+非阴影区)
- 阴影区:核心加密区,箍筋全程加密,混凝土完全受到约束。
- 非阴影区:阴影区外延伸范围(长度≥200mm),可设置拉筋与边缘构件箍筋搭接,进一步扩大约束效果。
3. 长度与厚度
- 约束边缘构件长度通常为墙厚的1~2倍(如墙厚200mm时,长度≥400mm),具体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