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2025年外语学院报考指南

发布时间:2025-06-03 13:04

PART.01学院简介

外语学院建立于2004年,现设有英语专业教研室1个;公共外语教研室2个;教学科研办公室1个;学生工作办公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学院拥有先进的语音实验室8间、同声传译实训室1间,很好地满足了全校大学外语和英语专业听力、口语、翻译等教学需要。

图片

学院“小而精”,同时又“大而广”。“小而精”体现在英语专业教学方面,现有英语专业在校学生近300人,班级人数限定在35人以内,较好地保证了教学效果和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培养了大批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跨境电子贸易、口笔译翻译、外语教学、管理和国际交流等外事工作的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

“大而广”体现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我院承担着全校所有在校学生的大学外语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并努力提高相关英语等级证书的通过率,提高我校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计划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外语拓展类课程,确保学生在各方面、各层次的外语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PART.02  师资力量

01院长韩松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图片

02副院长李晓雨  教授  硕士研究生

03副院长齐媛媛  教授  硕士研究生

图片

04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宋瑞雪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05公共外语第一教研室主任张诤达  讲师  博士研究生

06公共外语第二教研室主任王海南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07公共外语第一教研室副主任刘季陶 讲师 硕士研究生

PART.03 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吉林、辐射全国、面向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境商务沟通能力,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能够借助AI在语言学习、翻译、跨文化沟通和商务等领域开展语言实践,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翻译、对外贸易、外事等领域从事口译、笔译、国际商务、跨境电商、外事交流等工作,也可到相关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或硕士研究生深造学习。

                       

 

PART.04人才培养

外语学院始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准确定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英语专业。培养“外语+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第一学年强化基础知识技能;第二学年提高外语专业知识;第三学年融合外语和跨境电商知识;第四学年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实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把人文及商务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遵循课堂内外紧密衔接、校内校外共同强化。采用“5个模块+3种课型”的课程体系结构。5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3种课型:即高中大学衔接型、课内课外结合型、专业技能提高型。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学习导向。课堂教学确立了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参与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届毕业生中多人被吉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录取为研究生,部分学生毕业后赴英、美等国家继续深造学习。

       图片  

在校生中多人次在“理解当代中国”“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英语听说挑战赛等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奖项,为学校、学院争光添彩。

PART.05教学科研

外语学院承担着英语专业和全校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学致力于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科定位明确。公共外语教学方面,致力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配合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图片

外语学院以“立足教学搞科研,科研成果促教学”作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研为导向,依靠科研提高教师学术素养,依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凝练特色、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统筹发展。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学院逐步完善科研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学术交流,全方位营造科研氛围,拓宽科研视野,挖掘科研潜力。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科研合力;成立科研顾问组以引领学院科研发展及学科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每年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做学术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信息;并积极探索“新文科”思想指导下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外语学院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了团队作战、协同攻关的良好局面,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图片

    图片

PART.06就业创业工作

外语学院坚持就业“一把手”工程,凝聚共识,齐抓共管,实现“全员化”推动就业。构建起院领导主抓,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专业老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以宏观政策有解读、日常就业有服务、创新创业有指导、升学公考有辅导、就业困难有帮扶的“五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的不断推动学院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和学院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与时俱进,立足专业,以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类学科竞赛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自信;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近三年,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校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近20项。

 

PART.07党建思政工作

外语学院党总支以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支委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开展“三比三亮三争”、“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定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主题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入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统一思想,凝练共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夯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PART.08显著成果

外语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既不乏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学者。这支队伍是学校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主力军,也是学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

     

学院十分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按照全院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组建了科研团队,从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或科研考察,参与课题申报、共同承担课题任务,到发表论文、出版学术专著、主持课题研究、扶持年轻教师参与科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梯队,教师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近5年,完成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教研项目立项、结项60余项,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获得专利20余项

 

                                                                                                                               

PART.09 英语专业分数线

PART.10优秀毕业生

外语学院人才辈出,就业前景广阔,是优秀人才培育和发展的摇篮。迄今已为各行各业及国内外高校研究生院校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人才。就职于宁波万时集团有限公司的邹聪聪将所学知融会贯通,在外贸及跨境电商领域成绩喜人;毕业后成功考取上海师范大学的王文慧目前就职于上海琅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跨境运营专员,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徐铭毕业后在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工作,其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以熟练的外语能力参与外籍人员协调交涉工作,维护我边境口岸长治久安;叶丽聪作为杭州华新电力电缆有限公司的日语翻译,在自身岗位上表现出了出色的专业素质,得到领导的赞誉。此外,我院还有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共有30余名学生相继被吉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扬州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邹聪聪  英语2020-2

王文慧  英语2018-1

徐铭  英语2009-1

 

叶丽聪  日语2007-1

PART.11 外语学院2025级招生群

图片



文章来源:外语学院

图片来源:外语学院

文字校对:李炳炎

       初审:罗建桥

       复审:齐媛媛

        终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