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学院】‘‘七彩假期·艺起同行’’回响篇 | 童言稚语诉温情,志愿心声话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2 09:44

      当夏日的余温尚未褪去,“七彩假期·艺起同行”志愿活动已悄然落下帷幕。这场以艺术为桥、以爱心为壤的社会实践之旅,不仅为孤困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了斑斓色彩,更在发起人、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美育的种子与情怀的根芽,书写了一段关于爱与成长的温暖篇章。



      美育的初心,源于对心灵的敬畏


      长春市手牵手志愿者服务中心团长胡玉祺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本源:“希望为这些孤困孩子们带去知识光芒与艺术启迪,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每一次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我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童言稚语:小朋友们的美食与建筑探索之旅


      问: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的吉林的一道美食是什么?


      小明兴奋抢答:“我最喜欢吃锅包肉!酸酸甜甜的味道,外面脆脆的、里面嫩嫩的肉,太好吃了!”小红害羞地说:“我喜欢吃饺子,特别是韭菜馅的,妈妈说这里的饺子特别大,馅儿也足,我觉得好幸福。”



      从胡玉祺眼中“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到孩子们对锅包肉、饺子的纯真喜爱,再到志愿者们“心灵成熟”的蜕变,这场活动早已超越了实践的形式。美育是纽带,让艺术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壤里生根;情怀是养分,让责任与共情在实践中生长。



      美育的魔力,在于双向的滋养


      谈及志愿活动中的难忘瞬间或感想,实践团成员吴倩倩分享:“给孩子们上绘画课,他们条件有限但创造力无限。看到充满想象力的画作诞生,我被纯真和热情打动。活动让我学会更耐心细心,珍惜与人交流的机会。”


      黄嘉译感慨:“最难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无拘无束的笑声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这次经历教会我感恩与奉献,明白成长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心灵成熟。”



      这场实践之旅的深刻意义,在于将纯粹的“情怀”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行动。实践团学生负责人郭浩然表示:“本次社会实践以孤困儿童为核心关怀对象,依托“印象吉林”主题开设系列特色小课堂。借助艺术为载体,既引导孩子们在创作中发现家乡之美,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又点亮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挖掘潜藏的创作潜力。本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艺术在这里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他们表达内心、治愈情绪的方式,这种“无声的沟通”比语言更有力量。



      活动落幕,但美育的星火与情怀的温度不会熄灭。当更多人带着对心灵的敬畏、对陪伴的执着走向这些孩子,爱与艺术必将点亮更多梦想,让温暖与成长的故事,在时光里永远回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