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与交流处】2022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23 09:21


2022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趋势

第一章  世界范围内国际学生流动在全球化形势下增长放缓,中国仍为全球第一大生源国


1、国际学生流动持续增长,增速放缓

     虽然受到国际政治形势、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在世界范围内,跨国间的学生流动还是保持了近几十年以来的增长趋势,国际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如图表1所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数据统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国际学生流动人数由2001年的227万人,增长到了2020年的636万人,二十年间增加了409万人,增长了接近两倍。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2020年增长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增速放缓,在连续六年年增长率超5.5%后回落至2014年增长水平。

     


图1. 2001-2020年全球国际学生人数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国际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国保持稳定,英语国家最受欢迎,分布更趋多元


     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国基本保持稳定,表1中所列出的是在2018年占全球留学生市场份额前十位的国家。其中英语国家是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美国、英国位居前二,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差不多接收了全球一半左右的国际学生;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法国、俄罗斯、德国和西班牙接收了全球20%的国际学生;中国作为新兴留学目的国跻身前五。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EE2020年发布的数据,国际学生分布日趋多元。1998/1999学年世界前五大留学目的国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占据了全球国际学生市场的28%、14%、12%、8%、和7%的份额;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国际学生的流动越来越多元,虽然美国和英国仍是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留学目的国,赴美英留学的学生人数也一直在上升,但别的国家增长更快。到了2018/2019学年,美国、英国的留学市场份额分别下降20%、10%,而中国、加拿大市场份额快速增加到了9%、进入到前五大留学目的国行列;俄罗斯也增长明显,跻身前十;德国市场份额下降到5%,和法国一起跌出了前五。


 


表1. 近20年全球国际学生分布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OECD,2000;Project Altas,2020;UNESCO,2000&2010&2020;


其中中国数据来源为Project Altas,2019

     总体而言,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以及少数欧洲发达国家在吸引国际学生方面仍占据领先优势。除美国外,排名前十的其它主要英语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国的国际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比例都超过20%,位居全球前,如图2所示,依次为澳大利亚31.3%,加拿大23.7%,英国22.3%,而另一个英语国家新西兰则位居第四,国际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比例为13.5%。


    


图2. 国际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比例


数据来源: Project Altas,2020


3、亚太国家是国际学生生源主力,中国仍为全球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20年国际学生派出人数位居前十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越南,德国、美国、法国、韩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和巴西,其中六个都是亚太国家(见图3)。其中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人数达108.8万,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的两倍,稳居全球首位;印度排名第二,达51.6万人;位居第的越南留学生人数达到13.3万。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开始,印度出国留学人数增长非常迅猛,在多个主要留学目的国的国际学生人数已接近中国,在加拿大甚至超过了中国,位居第一。(见表2)。

  


图3. 2020年十大国际学生生源国留学生人数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表2:中国和印度留学生人数在十大留学目的国国际学生中的排名

数据来源: Project Altas,2020


     从国际学生生源国来看,亚洲国家是国际学生主力。亚洲主要国际学生生源国派出的留学生在2020年占全球国际学生比例合计超过四成,仅中国和印度占比就超过了四分之一。OECD数据也显示,2018年,亚洲留学生占OECD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57%。因此,未来争夺亚洲国家国际学生将成为全球留学市场份额竞争的关键所在。

 


图4. 2020各国别留学生占全球国际学生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第二章 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持续增长,目的国和学生结构发生变化

1、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仍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1978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增长迅猛,从2000年的3.9万人到2019年的70.35万人,增长了接近18倍,2001-2002年度和2008-2012年度增幅最快,近两年有所放缓,2019年度增长率为6.25%(见图5)


图5. 2000-2019年中国当年出国留学人数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数据,2000-2020年度,中国在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国际学生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仅在2003年略有下降。自2012年以后,增长幅度趋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长率下降到2.68%(见图6)。

图6. 2000-2020年中国国际学生人数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中国出国留学生以自费留学为主,2001年以后,自费出国留学比例都在85%以上,多数年份都超过90%(见图7)。


图7. 2000-2018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和比例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中国留学生目的国选择出现变化。


中国国际学生的流动趋势和全球国际学生流动趋势表现出了相似的特点,一是英语国家是最受欢迎,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是中国学生的四大主要留学目的国;二是区域内邻近国家也是比较主流的选择,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是除英语国家外中国学生选择较多的留学目的国;是先进发达国家,比如欧洲的法国、德国等,近些年中国国际学生也大体呈增长趋势。


受国际政治局势,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影响,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留学格局发生变化,中国学生选择去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出现明显下降。转而选择留学及签证政策相对更友好的欧洲,其中英国留学的人数上升较快,或者是选择周边文化相近,费用较低的日本或韩国。



  2.1 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连续两年下降,再次出现结构性变化


  自2009年后,中国一直是美国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国,2012年之后,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一直在30%以上。据刚刚发布的《202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1/22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人数为948,519,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国际学生人数为290,086名,虽然仍位居第一位,但已经连续两年快速下降,占比也从上一年度最高的34.7%下降至30.6%(见图8)。



图8. 在美中国国际学生人数及比例


数据来源:门户开放报告


     在2020/21学年之前,中国赴美留学国际学生年增长率一直高于全体赴美留学国际学生年增长率。在2020/21学年,虽然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同比下降了14.8%,但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这一学年赴美国际学生整体下降了15%,相较而言,中国的下降幅度和整体是相当的,甚至占国际学生比例还是最高的一年。但2021/22学年,在赴美国际学生整体增长3.8%的情况下,中国却显著下降,再次同比大幅下降8.6%(见图9)

图9. 在美全体国际学生和中国国际学生增长比例及在美中国国际学生年增长人数


数据来源:门户开放报告


     对于原因,门户开放报告负责人分析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出国,但美国高校认为是10043号总体令等政策限制问题,即对中国赴美国际学生就读敏感专业等进行一系列的签证限制,但美国务院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受这一政策影响的不足2%。其实美国的限制还是很明显的,中国一些顶尖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已经出现大幅下降,甚至腰斩(见表3)。


表3. 中国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境深造比例

数据来源: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其实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长的停滞,在2018/19学年已现端倪,由于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以及所带来的美国国内反华情绪上升,签证政策摇摆不定等不确定因素,导致中国学生赴美意愿下降。

  2.2 中国在加国际学生人数连续年下降

  据加拿大国际教育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人数为621,565名,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这已经是中国在加国际学生人数自2019年后连续第年下降(见图11)。


  加拿大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地是亚洲国家,近几年排名前两位的一直是中国和印度,占到总人数的50%以上。2017年以前,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但增长速度放缓,接近停滞。而印度赴加留学人数迅猛增长,并在2018年超越中国,成为第一大生源国(见图10)。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加拿大国际学生人数相比2019年腰斩,不过中国和印度国际学生人数下降比例不到20%,主要减少的为欧洲国家生源。

图10.中国和印度在加国际学生人数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加拿大国际教育局(CBIE),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IRCC)

  2.3 英国对中国国际学生吸引力持续上升

  因为赴美留学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英国更加积极的签证政策,不少中国学生转向了英国。据英国政府发布的《学生签证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的一年中,英国共发放超过42万学生签证,同比增长143%,刷新了历史记录。其中,向中国发放的学生签证数量约13.55万份,占比32%,仍居第一位;同比增长了157%,超过了总体增长率(见表4)。根据启德教育发布的《2021年中国学生海外教育白皮书》做的调查看,选择英国为首选留学目的国的人数占比为29.8%,超过了首选美国的24.5%。



表4. 2019-2021年英国政府发放给中国国际学生签证数量

数据来源:英国政府官网(GOV.UK),Why do people come to the UK? To study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也显示,英国对中国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在持续上升,中国在英国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从2016/17学年的9.5万人上涨到2020/21学年的14.4万人,增加了接近5万人,并且在疫情下的2020/21学年也保持了增长(见图11)。


图11.中国在英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人数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


  据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统计,2017年后,申请就读英国大学本科的中国国际学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申请人数进一步上升,首次超过3万,超过了欧盟国家整体申请人数之和(见图12)。由于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增加过于迅猛,申请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名校的申请难度增大。

图12.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人数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

      2.4 中国仍是德国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国

  由于德国公立大学免费入读,加之自2020年起德国所有的高等院校可接受中国会考和高考的成绩,中国学生高中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德国的本科,因此越来越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根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德国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国,占比始终保持在12%-14%之间。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在德国际学生人数也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幅下降。

      2.5 中国在法国际学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法国前十大国际学生生源国中,中国是唯一的亚洲国家,经常位居第二或第。2020年,中法续签了文凭互认协议,该协议不再强制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仅需提供高中毕业证即可申请,赴法留学的门槛降低。近些年,中国在法国际学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在2.8-3万人之间上下浮动。2017年和2018年最高,超过3万人, 2020年和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人数并未出现大幅下降,2020年甚至略有回升。

      2.6 中国在日国际学生人数下降,占比上升

  由于地理位置相邻,一衣带水,教育质量好且费用低,加之文化相近,社会环境安全,日本一直是中国学生重要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作为日本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近年来,中国国际学生人数占在日本国际学生总人数比例一直超过四成,远超第二名越南。2016-2019年,中国在日国际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占整体国际学生比例在下降。而2020年起,虽然受疫情影响学生人数出现下降,但占整体国际学生比例反而有所上升。

      2.7 中国在韩国际学生人数略有回升,占比下降

  由于学费低廉,地理位置接近,申请容易,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生源国,最高占到韩国国际学生人数接近六成。2016-2019年间增长迅速,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增长趋势被打断,但下降幅度不大,2021年有微幅增长。但即使在2017年,增长幅度高达两位数的情况下,中国国际学生占韩国全体国际生人数的比例依然呈下降趋势,不过仍占到韩国国际学生的四成。

      2.8 中国在澳国际学生人数连续两年下降,占比略有回升

  近十年,中国在澳国际学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受疫情影响,澳大利亚2020年3月开始封锁边境,这导致中国赴澳留学人数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年降幅达 10%,21年降幅进一步扩大,为12%。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1号留学预警,提醒中国学生做好风险评估,谨慎选择赴澳学习。


3、留学生结构发生变化,低龄留学骤减,研究生上升

  以中国国际学生人数总量最多的美国为例,疫情对低龄留学生的影响最大。根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 (ICE)发布的2021 年SEVP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1年,在美就读 K-12 阶段的国际学生人数减少了16%。而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在美就读K-12阶段的国际学生人数增长了302.25%,而到了2021年,相比2016年,小留学生人数下降了一半。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留学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21/22学年,中国赴美就读本科学生人数在连续7年超过研究生之后,就读研究生的人数再次超过了本科生。且相较2020/21学年,就读本科生人数继续下降,而就读研究生人数已开始回升。实际上,在3年前,赴美就读研究生的增长比例已经超过了本科生,而此前,本科生的增长比例是一直超过研究生的。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国际学生以授课型硕士和本科生为主,授课型硕士人数多于本科生(见表6)。2021年,在澳大利亚就读博士的中国学生人数逆势增长(见表5)。

表5. 2020-2021年中国在澳国际学生学段分布人数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澳大利亚教育部

  之所以就读研究生人数再次超过本科生,和中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国内就业升学压力有关。当下就业形势困难,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升学来延缓就业,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见图13)。2015年,研招报名人数177万,到2019年,这个人数就接近翻了一番,达到341万,而到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57万人,而考研招生计划的增长赶不上报名人数的增长。随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不少学生选择了出国深造。


图13. 2000-2022考研报名人数

数据来源:教育部


第三章 留学回国人数首次超百万,海归加速回流


中国对待出国留学的方针向来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在这样的留学政策引导下,自改革开放至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有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留学生回国求职潮,折射出日益大的中国国家实力,以及越来越宽广的人才发展空间。为了更好的服务好留学生,深化“放管服”改革,教育部还牵头开通了“国家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全链条留学服务体系。


1、海外人才加速回流,留学回国就业人数首次超百万。

  中国出国留学在进入二十世纪后迎来高潮,从2000年的3.9万人猛增到了2019年的70.35万人;回国留学生数量也随之上升,从2000年的0.9万人增加到了58.03万人。回流率,即当年回国留学生与出国留学生之比,从2000年的23.3%增加到了2019年的82.5%。回国发展成了一种常态,是留学生的一种普遍选择。2020年后,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又进一步加速推动了海外人才回流,留学人员回国总人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针对2021年海归大数据分析, 2021年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04.9万人。

2、各省市政府出台专项政策,争抢高层次海外人才。

  由于人口老化、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等原因,2017年初以来,中国各级城市掀起抢人大战,抢人对象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是抢人才也是抢年轻人口。既有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也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不少四线城市。作为高质量人才的留学回国人员,也在被抢之列,各级省市政府出台留学生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引才力度。

表6. 留学人员扶持政策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



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