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发展中心】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应邀到校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18 18:11

       5月17日下午,应我校邀请,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壮汉教授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作题为《深化课程建设  践行育人使命》的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由校长主持,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汉壮教授,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教授构建了多维度一体化的课程育人模式,授课本科生达6000余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百余人次。张教授所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与奖励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杰出教学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四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三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与思政名师。

张汉壮教授在本次讲座中首先梳理了国家层面优质课程、教材、成果奖的发展历程,以国家“101计划”为切入点,以《物理学导论》为例讲授了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过程,提出了进行课程内涵建设和课程思政的难点及解决路径。其后张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经验,从内化于心的立德树人意识---国家层面立德树人政策发展历程,外化于行的努力践行措施---多维度一体化课程育人模式实践两个层面,为与会者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课程育人框架。他强调,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当以身作则,才能做好课程思政。教师应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他提出教师应内外兼修,既要追求表观教学成果,更要注重内在的育人实力。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做好课、管好课,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看到视频中张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同学们亲自呈现一场场生动而精彩的实验、演示,在座的领导、教师无不动容,感叹于张教授言传身教的决心和恒心。在讲座的尾声,张教授分享了自己秉承多年的育人原则,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勉:“态度决定一切,高度决定视野,跬步至以千里。”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总结,更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  

                           

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每一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抓好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必然路径。广大教师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和从知识的关联性等维度去思考谋划育人工作。他呼吁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他要求全体教师要勤思学生,以生为本;勤思工作,以教为乐;勤思学校发展,以校为荣。他坚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未来将更加辉煌,更为精彩。

此次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不仅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更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抓手,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铸牢学校人才培养底色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文字:卢 威

初审:卢 威

复审:谢 芳

终审: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