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发展中心】DeepSeek赋能教师教学创新与效率提升系列培训之一 —— DeepSeek环境下大学教师的成长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14 17:56

         为了深度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全面融入,推动AI技术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促进DeepSeek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创新应用,3月14日下午,学校特邀王新民教授以《DeepSeek 环境下大学教师的成长路径》为题在礼堂面向全体教师开展DeepSeek赋能教师教学创新与效率提升系列培训第一场专题讲座。校长,副校长赵海平,副校长窦立军,副校长王颖及全体教师近400人参加讲座,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于倩主持讲座。

      王新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数据分析和环境系统随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教材7部(其中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获得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王新民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从教育者的时代使命、DeepSeek环境下的好老师、AI时代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径、AI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个人教学感悟五个方面向全体教师系统阐释了在DeepSeek环境下大学教师的成长路径,大学教师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如何将AI工具融入教学与科研中,成为教育创新的引领者。同时王新民教授强调,尽管 AI 技术发展迅猛,但教育本身是任何先进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在教育过程中,技术仅仅是辅助工具,教师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以及言传身教,始终占据着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王新民教授引用寄语“人工智能的AI,拆开来看就是‘爱’的拼音——当我们用技术赋能教育时,永远不要忘记教育的温度就藏在师者的爱心里。”为此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AI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成长至关重要。从学习架构师到情感导师,再到创新引领者,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寻求新的突破。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教师的核心素质要始终不变。她希望每位教师牢记王新民教授所提到的好老师共同特征“勿思、奔放、共鸣、言简”,这些特质不仅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此次培训是我校在推进AI赋能教育和教学能力提升战略上的重要进展。未来,学校将以此培训为契机,不断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持续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培训资源和全方位的支持,以深化AI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全面助力教育教学的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文字:杨宇晴

                                                                                                                                                                                                                                 初审:尚毅广

                                                                                                                                                                                                                                  复审:谢   芳

                                                                                                                                                                                                                                  终审: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