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月报|五月报

发布时间:2024-05-31 09:00

   一、合格评估

   全面有序推进合格评估工作。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布置会有关工作要求,教务处于5月6日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推进会,对上一阶段教务处合格评估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学校评建办下发的整改问题清单进行了逐项分析,明确了整改举措,并布置了下一阶段具体工作。

   5月份,教务处主要完成了以下合格评估工作:一是全面启动专业和课程专项评估工作,制定下发《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通知》《关于开展2024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通知》,并完成工作内容解读及组织指导等相关工作,有效保障了专项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持续规范教学管理,完成了57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梳理、修订及完善工作,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三是结合评建办下发的问题清单,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完成全面复查整改工作。此外,目前教务处正着手进行自评报告撰写及各项评估指标支撑材料梳理工作。

   二、产教融合

   学校先进制造科技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5月17日上午,学校与长春鑫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先进制造科技产业园挂牌仪式在产业园区内举行。鑫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杰、总经理李淑华、厂长李国秀,学校校长、副校长赵海平、教务处处长牟荟瑾、党政办公室主任郭邦圣出席仪式。厂职工代表、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赵海平主持。

   校长在挂牌仪式上代表学校致辞。校长指出,近年来,学校新建了“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国家和地方亟需的工科专业,构建了布局合理、根植地方、服务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与鑫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发展目标、服务领域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共同点,为双方深化合作创造了契机,提供了可能。未来,学校将与公司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核心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开发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层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动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把产业园打造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聚集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和产业创新的策源地。

   李国秀厂长在致辞中表示,共同建设先进制造科技产业园是校企双方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举措。未来产业园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助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校园教育资源优势,强化人才联合培养,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持续增强科技合作与创新发展的内驱力,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

   学校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华代表学院师生发言。他表示,产业园的挂牌是校企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生动体现,对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学院将充分利用产业园的各类资源,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课程,深化实习实训教学改革,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满足智能制造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学院将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平台优势,开展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研发,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助力区域先进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仪式结束后,校方在企业方的陪同下,走进了产业园的标准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等场所进行参观。师生们表示,后续将充分利用产业园所提供的实践场所和先进设备资源,持续提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与“学”质量。同时,他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公司在项目研究、技术攻关、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建设,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专业建设

   1.开展第一批传统专业升级改造项目论证工作。学校扎实推进传统专业提档升级工作,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成专家组,对第一批传统专业升级改造项目进行评审论证,确保传统专业升级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更好地适应“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

   2.筹划微专业招生工作。学校为进一步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具有建科特色的跨学科知识能力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选择需求,提高学生从业竞争力,积极筹划“微专业”招生工作。招生工作由教务处牵头,与7个微专业合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编写微专业招生简章,做足微专业招生前期工作,为秋季学期微专业招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建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四、课程建设

   组织开展课程评估工作。为持续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根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课程评估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工作,制定专项工作通知,明确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方式、时间安排等,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为课程专项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五、教材建设

   召开2024年自编教材立项与验收评审会。5月21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自编教材立项与验收评审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委员、教务处有关人员、参评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赵海平主持。经无记名投票,确定了《热工理论基础》《BIM技术协同应用》《新时代大学美育》《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成功立项为自编教材,《建筑设备工程概论》《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通过结项验收。

   六、实践教学

   1.召开2024年实验室立项建设评审会。5月16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实验室立项建设评审会。评审组由董事长陈怡天,校长,副校长赵海平,教务处处长牟荟瑾组成。相关院(部)院长(主任)、实验室立项建设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此次评审会明确了学校2024年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方向,为顺利实施2024年实验室建设项目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学校建设设施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持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组织相关人员参加2024年全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动员部署会。5月27日上午,吉林省教育厅组织召开“全省高校实验室安全自查整改工作动员部署暨培训会”。学校副校长赵海平、教务处处长牟荟瑾参加主会场线下会议,各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学校分会场线上会议。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各实验室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整改工作,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运行管理

   1.做好学校日常教学运行工作。完成2024年劳动节调串课工作安排;完成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程计划制定、教学任务校对、指认任课教师、初步编排课表等整体统筹工作;完成5月份课时费审核及发放工作。

   2.规范学籍学历和成绩管理。持续规范学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本月办理专科学籍异动相关业务合计7人;办理本科生授予学位证明13人。做好组织2025届预计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各学院完成2024届毕业生成绩第一轮审核工作;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重修报名及缴费工作。

   3.完成校内外考试组织及安排工作。完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0-13周重修和期末考试组织及安排工作,考试秩序井然;做好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前准备工作,本次考试4787人,考场164个;完成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前准备工作,本次考试共计83人,安排考场3个,监考共计6人次;完成2024年第一批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下发工作;完成2022、2023届毕业生学位补授考试和试后管理工作。

   八、院部风采

   1.土木工程学院召开教学工作会议。5月29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在党团活动室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教学院长钟春玲主持会议,学院二级督导及秘书参加会议。会上,钟院长对学校工作量调整文件进行解读,要求各教研室在进行下学期教学任务安排时,严格遵守学校规定;针对新入职教师制定培养规划,加强青年导师制培养。随后,各教研室汇报课程评估工作进展。本次会议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外语学院召开学院工作会议。5月22日下午,外语学院召开学院工作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齐媛媛主持,院长韩松、副院长李晓雨及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近期教学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此次会议对外语学院下一个时期持续推动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具有重要意义,真正起到了深化认识、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作用,为学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