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0 15:10
毕业季来临,毕业生这些事项要注意!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又有一批大学生即将告别校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毕业生们需要关注诸多事项,确保顺利开启人生新篇章。
1.毕业手续办理
毕业去向登记是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高校毕业生(含结业生)需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实行定向招生就业办法的高校毕业生,要严格按照定向协议就业并登记去向信息。可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或省级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登记个人毕业去向信息 ,并在离校时统一确认,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自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 ,也不再将其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但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
毕业生需在离校前确认好档案转递单位信息和转递要求。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到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暂未就业的,可根据本人意愿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按规定在高校保留两年。档案将通过“EMS大学生档案专递通道”转递,毕业生务必在档案转出两个星期之内向档案转寄单位落实档案是否成功转递。
学校集体户口的毕业生,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户口迁移。高校毕业生户籍可以迁往就业创业地(超大城市按现有规定执行),也可以迁往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毕业生党员和毕业生团员还要及时转接自己的组织关系。
2.求职安全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提前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企业信息,如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业绩表现等,判断企业是否可靠。遇到联系方式仅为手机号或面试地点偏僻的单位,要提高警惕。
若招聘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培训费等费用,应当保持理智,审慎对待,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入职前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是试用期内也要签订书面合同,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防范网络钓鱼诈骗。
3.个人财产与人身安全
毕业季进出宿舍收拾、搬拿行李频繁,毕业生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随手关好门窗、锁好箱柜的好习惯,妥善保存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领取毕业证、档案等材料后,更要妥善保管,一旦发现证件丢失,尽快挂失并补办。托运行李物品时,选择正规、可靠的物流公司,并保管好相关凭证。
在人身安全方面,遵守学校管理规定,合理安排作息,不晚归、不漏寝、不串寝;文明上网,远离赌博和饮酒。离校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珍惜友情,冷静处理与他人的矛盾纠纷,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青春不散场,奋斗正当时。愿每一位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与祝福,将知识化作铠甲,以勇气为帆、热爱为桨,在人生的广阔海洋中乘风破浪。无论前路是鲜花簇拥还是荆棘丛生,都能永葆赤子之心,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的道路上,愿你们既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港湾,期待你们在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开启人生新旅程,前程似锦!